校车问题仍需多元化求解
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按照国家《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校车问题,而是涉及教育资源布局等方方面面,需要统筹解决。
首先,购买校车及日后的维护、营运,需要市场化解决,但财政必须予以补贴。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全靠地方财政来解决校车问题。
今年宁夏两会期间,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提交提案,建议政府针对校车的运营活动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如减免税费、给予适当燃油补贴、鼓励社会捐赠等,吸引民办学校幼儿园、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和具有道路旅客运输许可的个体经营者参与校车运营,切实解决学生上下学乘车难的问题。
其次,打好校车发展与学校布局“组合拳”。在一些上学距离较远但又确实不具备校车行驶条件的地区,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发展寄宿制学校。同时,针对农村学前教育硬件不足,可将中小学布局调整之后留下的校舍免费提供给社会人士发展村级幼儿园,让幼儿就近入园。
第三,针对幼儿园校车升级换代面临的资金困境,刘常青建议可借鉴宁夏平罗县的做法,即政府把民办幼儿园的校车也纳入校车服务范围内,民办幼儿园负担一半购车费用。这样可在一定程度减少民办幼儿园的资金压力。
第四,相关部门加强专业管理,比如对校车车况、驾驶员培训、年检、核载、限速、规定线路等工作,要由交管和交通部门来管。此外,学校还要联合社区、乡村的基层管理机构,共把校车安全关。(记者 艾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