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中国青年报:升学压力不减 “减负令”就是空谈

李新玲
2013年03月22日08: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混乱复杂的“小升初”政策让各种校外培训和奥数竞赛在北京极为火热。其中,通过各种以奥数、英语为主的培训班、占坑班,以获得进入热门中学的机会,是“小升初”拼孩子中最为普遍的渠道,其中奥数已经成了小学升中学的一块含金量最高的敲门砖。大量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培训机构上奥数班,参加各种竞赛,到了五六年级,很多小学生频繁参加热门学校的各种考试,以期被名牌学校提前看中“点招”。这些考试大多也是以奥数、英语为主,有的考试是公开进行,但大多数则较为隐蔽,有的是以假期培训形式,有的是以夏令营形式。

可以说,“小升初”政策和渠道的混乱,与花样繁多的培训班彼此呼应相互推动,让北京的“小升初”愈发颠狂。奥数与“小升初”紧密挂钩,题目越来越难,知识点越来越深,学习进度越来越超前,有些知识已经涉及高中的内容。

当然,对于“小升初”招生现象和“奥数热”,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听之任之。去年8月,北京“重拳”整治奥数,市政府宣布四项措施,禁止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但是,就像以前几次叫停奥数班一样,北京这次只是巨大“雷声”之后的短暂“雨点”,一些培训学校发出通知,表示暂停授课,不过都很快就恢复了。先前签订了协议书,郑重向社会承诺不直接或变相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的几所名牌学校,也自食其言,目前早已通过考试确定了“点招”的学生。

政策的反反复复,让家长不得不对各种措施、禁令产生质疑。一些家长在分析了奥数在北京近20年的历程后,得出结论:打压一回反弹会更剧烈。他们这样形容奥数的起起落落:就像个球,打下去再弹起来,而且弹得更高。尤其在看到许多学校仍把奥数成绩作为选拔小学生的重要参考,一些学生也因奥数成绩突出而进入一些名校的实验班、竞赛班后,家长更是对“禁奥令”产生质疑。很多家长坚信,在以选拔为核心的价值主导下,“小升初”格局不变,学生的压力不会减少。

如今,新一轮“减负令”的实行,只是向前推进了一小步,而实质性的还在于真正解决升学的压力,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本不该出现选拔性竞争的“小升初”问题。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家长看到的是学校和学校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面对现实,承认现实,是政府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治标不治本,不仅不起作用,让问题长久搁置,还会让政府形象大打折扣。其实,一些地方采取的严格就近入学、名校名额下放、公开摇号等做法和效果已经显现,不妨制定时间表,向前迈进。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