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半月谈:如何看待“过度求医”

周敏
2013年03月18日09:27   来源:半月谈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实乃无奈之举

  江苏省海门市档案局 周敏

  前年夏天,女儿生病,我们夫妻俩带着她辗转于所在县级市的多家医院。各医院要求做的检查大同小异,但医生给的答复却大相径庭,孩子的身体更未见好转。几天后,我们不得不带着只有6个月大的孩子,驱车赶往地级市的医院。经检查,只是小恙,医生给开了点药,孩子服了几天就好了。

  与其说是过度求医,还不如说是基层的医疗条件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小病上大医院、小病挂专家号实乃无奈之举。基层医院就诊环境较差,一些医务工作者水平不高,作为患者,谁能放心?

  一名医生的视角

  北京同仁医院 张晶虹

  对于过度求医问题,作为医生,我深有感触。我所在的是一家三甲医院,来医院看病的患者很多,每天如集市一般,人挤着人,闹哄哄的。身处其中,不管是患者还是医务人员,经常会感觉烦躁不安。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作为一名医生,能把患者治愈,就是最大的欣慰。但作为一名三甲医院的医生,我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现实:十个号中有五六个患者看的并非什么疑难杂症,而只是些轻微的小疾小恙,还得向其讲解再基本不过的医学知识,与此同时一些重病患者却因挂不上号而失去救治机会。

  更有一些患者,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托关系走后门,看的都是地方医院完全可以治疗的常见病。这样的患者虽然也要热情对待,但我心里还是不禁会有想法:“这点小病,为什么要跑这么远,还要走后门?”

  现在都说大医院挂不上号,可有没有人去统计一下,挂上号的又有多少是必须到大医院来看的?都说专家号难挂,可挂上的又有多少是非得专家看不可的?

  我和我的同事们都非常希望能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对疑难病患者的救治上。希望过度求医现象能在政府部门、各级医院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尽快得到改善。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