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经济日报:农民增收 政策空间还很大(漫画)

乔金亮
2013年03月05日08:18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多予:

每年两会,“三农”都会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在今年的议案提案中,关于“三农”的话题尤其之多。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围绕“多予、少取、放活”的思路,不断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时期,这六个字还能否继续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又该如何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多予”力度、巩固“少取”成果、做好“放活”文章?

力度还可加大 方式需要微调

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被称为我国对种粮农民的农业“四补贴”,这些政策也开创了我国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按农业“四补贴”资金测算,目前平均每生产1斤粮食,国家补贴0.14元。“多予”的政策方针有效提高了农民经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从历史来看,农业“四补贴”的数量呈增加态势,范围也不断拓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三农”投入总量要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向粮食主产区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开展农机以旧换新、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等试点。

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多数专家认为农业保护和补贴的方式要改进,新增补贴要做到向主产区、新型经营主体倾斜。目前,我国的种粮大县很多是财政穷县,要让主产区的收入水平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要增加政策性农业险种。目前我国种植业和养殖业仅有21个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与发达国家比明显偏少。在异常天气增多的情况下,提高其覆盖规模是当务之急。

此外,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还要加大。这些年虽然“三农”投入不少,但基础欠账太多,很多设施建好后缺乏管理维护费用。今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把农村作为重点,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支持的力度,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