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力提倡改作风,各地都有真举措、好效果。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改作风是“上面的事”,具体落实要“等等看”。群众的事就是党员干部的事,群众中没有小事,都是实事,如果抱着观望心态,还是摆架子、甩脸子。甚至让别人碰钉子,不仅会消减改进作风的成效,更会损害到党和政府的形象。(1月27日人民网)
改进作风“不能等”。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已将近两个月,从中央高层到省级地方领导干部,一直传递着改进作风的新举动,这几天各个省级召开的两会更是保持和中央一致,大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的简约会风。之前往往上级出台一项政策,一些下级单位要“慢慢等”,等到所谓的“轮到”自己,才去做,采取执行,如此而来,更是让政策执行延缓,这就是不良作风的表现,更是相关官员心存侥幸,置中央规定于一边,这样怎么才能入民心?
改进作风更是“等不起”。新一届领导人上台之后,频谈作风反腐问题,可见中央领导对这些事情的高度重视,也从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着蛀虫,影响着党员队伍的纯洁,新的改进作风的规定更是从大局出发,是纯洁干部队伍,树立党员形象的一把利剑。如果一味地等着改进,而缺乏更多的主动性,那么这项工作是否能做到彻底便可想而知。
改进作风要是“等”,便是对人民群众的不负责,是对党员队伍的不负责,是一种懈怠,更是本身的作风问题,这种思想不能有,轻则失信于民,重则亡党亡国。
改进作风要化作主动,每名党员干部都自觉行动起来,为良好作风的形成凝聚力量,争当模范,让这项工作取实效、获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