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出台关于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自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树立了密切群众、求真务实、勤政为民、亲民爱民的形象。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个别思想不重视、行动不积极、疏远群众、影响形象、不拿下基层“当回事”的干部,到了基层不下去,下了基层不深下去,敷衍了事,流于形式。说到底,是个别领导干部在下基层时拿自己“太当回事”了。
笔者认为,干部下基层当应端正心态、摆正位置、尽职尽责、为民务实,别拿自己“太当回事”。就要:
把个人放的低一点,群众利益高一点。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清醒的认识自我、审视自我,才会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增强个人党性修养,养成求真务实作风。领导干部下基层当要端正心态、放下架子、放低身段、俯下身子、甘当小学生,拜人民为师,把自己真正融入和深入到基层中、群众中,始终以“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为出发点,在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敬畏群众,视“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面对基层群众只有把自己放的低一点,再低一点,才会真正的体会到群众疾苦、感受到群众所盼,从而密切联系群众。
把官位看的轻一点,责任担当重一点。责任担当,体现一个干部的行为操守、价值诉求、工作作风,更体现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感。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下基层淡化“官念”、祛除“官味”、放下“官架”。时下,个别领导干部把自己的官位、“官帽”当成炫耀身份的“资本”,在群众面前有优越感,摆谱子、拿架子,不但影响个人和政府形象,也令群众望而生厌、避而远之。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责任观念、担当精神,视群众利益为己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真正成为一名重责任、敢担当的好干部。
把名利看的淡一点,为民服务实一点。“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领导下基层就要淡泊名利,为民办事;不图虚名,求真务实;不让下基层成为“秀”基层,不将下基层成为提升个人“政绩工程”的垫脚石和铺路石,而要抛开名利、扑下身子,用真心真意的情怀、实打实的行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下基层为群众解忧排难、谋取福祉的硬性标准。只有这样,领导干部下基层才会名利上有满足感,为民服务上有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