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是各级党委政府谋划工作思路、开展密集调研的时候。作为各级各部门科学决策、统筹规划、检查落实的必要步骤,调研须在方法上保证科学有效。尤其是对到基层调研的同志来讲,应该掌握好毛泽东同志曾倡导的“走马看花”与“下马看花”,提高调研工作的质量。
“走马看花”,就是多跑几个点,多问一些人,尽量扩大调研“样本”的数量与“覆盖”的范围,借以了解普遍存在的现象,掌握群众对某项工作普遍的意见,深化对调研课题“宏观”与“共性”的认识。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尤其是在调研时间有限的条件下,“走马看花”,多看多问,不仅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还能让调研者很快在脑海中勾勒出某项工作的“整体形象”,发现“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当然,仅仅“走马看花”,或总是“走马看花”,都是片面的调研,结论质量就不牢靠,为此还需掌握另一种“深入式”的调研方法。
“下马看花”,就是在摸清“花园”整体情况基础上,注意研究某“一朵花”、某“一种花”的细节与特征。这要求干部在“面上”“走马”的时候,要切忌“动眼不动脑”,万勿使调研变成“漂浮式”的“走过场”、“走形式”,而要善于挑重点、抓典型、抽特色,进行细致观察、认真剖析,洞察“个别”对象的“内部构造”,了解“特殊”问题的形成原因,总结“典型”做法的可鉴之处,对“局部”和“个体”进行纵向比对、深度发掘,看清“微观”现象,掌握“个性”表现。如此以来,学会这两种方法,干部就可以结合调研需要,有侧重的用、结合着用,就能形成更为科学、立体、缜密的调研结论。
我们讲,“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中央“八项规定”将“改进调查研究”作为首当其冲的“第一条”提出来,足见其对匡正作风、推动工作的重要性。各级部门和党员干部应端正态度,掌握方法,认真把调研工作抓好、做精,为提升决策水平、工作质量打牢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