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新论·中国机遇:内外兼修抓机遇

刘丰

2013年01月25日08: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际国内因素的密切关联和互动,让中国必然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迎挑战、避风险,在变化的世界里寻机遇、谋发展

  

  全球化时代,国际国内之间的互联互通越来越明显,无论机遇还是挑战,都是在内外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变得更加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让中国必然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迎挑战、避风险,在变化的世界里寻机遇、谋发展。

  对中国的执政者、知识精英乃至普通民众而言,需要具备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思考和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时要关注世界,唯有如此,才能找准着眼点,找到着力点,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应对国际国内两种挑战。

  首先,要在转型世界中找准自身位置,根据世界发展大势深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改革,促进中国由大向强的转变。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并非经济强国,经济上需要从重速度向重质量深刻转型;同时,中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等主要治理领域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与其实力的迅速提升还不匹配。因而,格局的调整需要依靠自身并团结广泛的伙伴。

  其次,在国际互动和交往中,中国需要清楚地判断自身优势和劣势,平衡自身发展和国际需求之间的关系。在推进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时,需要明确:要考虑和调动的国际因素有哪些,该防范和避免的国际风险有哪些;在全球范围内谋划、布局和拓展中国的战略利益时,需要考虑如何对待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期待和需求,怎样妥善处理与主要大国、周边邻国及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从而为战略机遇期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第三,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新挑战。从国际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时,分配不均、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会比较突出,能否妥善解决,关乎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增强环境立法等措施渡过难关;反之,阿根廷、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因应对不力,经济和社会状况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中国在迈进中等收入国家的进程中,要深入研究这些国际经验教训,以极大的魄力推进改革。

  最后,还需花大力气改善民生,稳妥处理社会矛盾,塑造强有力的国内凝聚力和向心力。历史上的任何强国,都是以坚实的国内物质和精神基础为支撑。强调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时,我们不应忽视,这是以国家内部的社会凝聚力和对主流价值的集体认同感为前提的。

  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因此,我们更需要用全球眼光来审视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站在世界的高度研判大局,推进国内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