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党政机关之间不相互走访拜年”,“省委书记稿件不超1500字”,“多进行一些不打招呼、不作事前安排的随机性调研”……近日,全国各地各部门继中共中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先后出台了各项实施细则。(据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可以说,中央关于整顿作风的“八项规定”是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任后所烧的第一把火、采取的第一个重要举措,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关注的焦点应该不只是停留在短期的效果明显上,更应该是在围观时间持续多久上,这一点其实更为重要。
诚然,作风整治有虚有实,虚则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重口头布置轻实际落实,重会议要求轻检查考核;实则善始善终、真抓实干,怎么规定怎么落实、执行、检查,规定了几条查几条,查到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决不当好人、送人情。
从“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的情况来看,中央高层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亲历亲为已经为各地各部门做出了榜样,可以说是出实招、真招、硬招、狠招,赢得了民心和呼声。可以说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开局良好,效果明显,各省、市、区及各部门及时跟进,顺势而为,从一系列规定、制度的出台及有力执行,尤其是反腐败斗争中的新成效,我们看到了作风整治的信心和希望,更看到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良好互动,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更是群众所希望看到的。
从最近陆续发生的可喜变化来看,一些地方、部门的会议经费大大压缩,不住豪华宾馆了,不吃高档宴席了,主席台不摆鲜花了,茅台五粮液销量锐减……一系列新的变化,既是成绩,更是鞭策、揭短,充分说明了过去已然存在的问题累积之多,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解决的时候了。而这些变化出现之后,我们的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项工作仍然按部就班、正常运转,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节省下的那些经费,又说明了什么呢?还有哪些应该节省还未节省呢?
其实,依样画葫芦是好事,因为已经看到了行动,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形似画到神似,从而做到“形神兼备”。落实“八项规定”,中央的出发点、目的非常明确,关键是看落实,是看每一个落实者是否都能够从内心深处想去做,既要有“形”,又要有“神”,要把落实“八项规定”内化于心,自然而然地外化于形,既不是消极应付,又不是被动执行,更不能口是心非,如果这样,早晚要在行动中露出马脚。
作风建设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的很好的切入点,绝不可能一劳永逸,靠的是持久的发力,靠的是真抓实干,靠的是动真碰硬,尤其是当前特殊的世情国情之下,党员干部更要严格自律,狠抓作风建设,从自身做起,从本部门、本单位做起,真正做到“形神兼备”。
短期的成效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常态化的贯彻落实。这一点,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