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0日09:06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中纪委、监察部昨天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的情况。不同寻常的是这次通报做了电视直播,舆论普遍把这个举动看成纪检监察领域进一步开放透明的信号。
昨天的通报显示,纪检监察系统是中国反腐败的绝对主力军。2012年共立案、结案各15万多件,处分16万人。很多人感觉去年的标签更像是“微博反腐”,其实通过微博举报落马的官员屈指可数。
造成这样的错觉,就是因为微博反腐的过程完全公开,极富戏剧性。微博反腐成功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多,但它制造了无处不在的曝光可能性,把全体网民都纳入了潜在监督大军,它的威慑力得到惊天动地的放大。
看来是纪检监察工作在舆论中的相对低调成就了微博的风头,前者实际做的要比人们了解的多得多。这算不算纪检监察部门“吃亏”不好说,但纪检监察工作未来更加透明,以致有些舆论高度关心的案件向公众“滚动通报”,这个大方向应该并不空泛。
中国公众逐渐在分清一些概念,比如说,立案数和处分的官员多了,与官员腐败“愈加严重”并非是一回事。立案多同“反腐坚决”和“管得严”关系更紧密。其实现在纪委越活跃,老百姓反而心里越踏实,更加相信这个国家“治理腐败”的确在进行中,反腐在动真格。
由此看来,加大纪检监察反腐的公开透明对国家远远益大于害。时代在变,公众围观已成为反腐环境的普遍特点,主动开放就是对这个大环境的应势而为,反之就要花些额外的力气,在案件周围引来各种各样与案件本身无关的注意力。
纪检监察工作逐渐开放透明,这是中国公权力走向阳光下运行相对难度最大的过程之一。想想看,这项工作涉及的都是一个个官员的命运,还有哪个部门会比它更敏感呢?但这个过程还是开启了,而且带来收获。这令人鼓舞,它标志着中国政府的运行方式的确在深刻变化。
中国的官员腐败目前很突出,它的严重程度究竟有多大,能不能治得住,这些问题颇令中国老百姓困惑。此外中国官员里好人多还是坏人多,享乐的多还是敬业的多,这些本不该有的问号也相当流行。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官场”还是太神秘了,这种神秘越来越不是帮助官员们树立威望,而是招来舆论对他们漫无边际的怀疑。
透明,再透明些,只要不涉及真正的国家机密,就尽可能把问题捅开,无论遇什么事,千万别第一个念头就是封锁消息或者“低调报道”,让社会在各种消息的无规则碰撞中慢慢自我形成判断力和承受力,政府一旦这样做了,情况一定不会比不这样做更糟。
昨天的现场直播来自中纪委和监察部,它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我们希望它有十分丰富的后续可以接上。除了它是很多案情更快更细致披露的序幕,还是中国其他政府部门走进“现场直播”的带头。中国充满希望,但每一个希望同时也是兑现的压力和鞭策。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