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我们说改革是最大红利,其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受益。改革必然要触动固有利益格局,重点调整预期利益和增量利益,但最终是要落到人民真正得利益上。”(据1月7日《人民日报》)
就在前不久,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鲜明地提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的论断,充分表明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决心。这一次,又明确提出“用改革红利让人民受益”,进一步阐述了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
众所周知,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总钥匙就是发展。而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千条万条改革是第一条。只有要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激发发展的活力,增强发展的后劲,把国民经济的这块蛋糕做大,让发展在改革中获得最大的红利。
事实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如期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要始终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着力使科学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从而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改革依靠人民,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要由人民共享。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们的国家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是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这就决定了深化改革要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不仅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执政为民,以民生为本;改善民生,以惠民为重。“用改革红利让人民受益”,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的理念,折射出一种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使改革始终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