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07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抵制拜金要从娃娃抓起
张 烁
【事件回放】近日,湖北汉口一所小学二年级的晓晓向父母哭诉:“我失恋了!”原来,晓晓写情书向心仪的女生告白,没想到情书被撕了,理由是“某某送了我一部iPhone4S,我决定跟他在一起。”
【点评】如果仅仅是悸动的青春,萌生的“喜欢”,也许不足以让人如此大跌眼镜。只是因为一部苹果手机而“决定跟他在一起”,不得不让人感慨,今天的孩子怎么了?刚刚绽放的花季怎么也被铜臭污染了?
这不奇怪。看看我们周围的环境,电视节目里的“拜金”,影视剧里的嫌贫爱富,房地产广告的奢华,奢侈品消费的张扬,甚或是“高富帅”与“穷矮丑”的调侃……哪一个不在提醒、熏陶、影响着孩子?
有人提出女孩“富养论”,认为只有金钱之“盾”,才能抵御拜金之“矛”。此论有失偏颇,因为并非家家都有此盾牌,况且怎样养才算“富养”?“富养”会不会导致娇生惯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片纯净的天空,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抵制拜金主义,恐怕也要从娃娃抓起!
娱乐无底线,观众不答应
张 贺
【事件回放】近日,江苏教育电视台因嘉宾现场大爆粗口辱骂观众造成恶劣影响,被国家广电总局勒令停播整顿。
【点评】一段时间以来,电视娱乐节目为了吸引眼球可谓使尽浑身解数,什么招数都敢用,屡屡挑战观众的承受底线。这不,在江苏教育电视台的竞猜节目《棒棒棒》录制现场,作为嘉宾的母女三人竟然对着观众大爆粗口,编导在现场并未制止。而据嘉宾自己透露,这竟是编导出钱授意所为。如果属实,那么嘉宾固然可鄙,编导更为可恶。此举是典型的罔顾职业伦理的失职行为。电视台不是私家领地,可以肆意发泄;电视台是公共平台,必须遵守公共规则。那种只追求收视率而不顾社会影响的节目一定会被观众唾弃。国家广电总局此次出台的惩罚措施得到舆论一致欢迎就是证明。
不妨对孩子更宽容些
张 熠
【事件回放】近日,一位名叫冯邵一的10岁男孩发表了《退学申请书》,称“不想把理想葬送在无聊的考试中”;而让众人意外的是,冯邵一是一个标准的全面发展的“优等生”。
【点评】优等生的退学申请书着实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也让人不得不反思,在“减负”和“素质教育”口号喊了这么多年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为何仍然让孩子心有余悸,要以退学的方式来逃离?
现在的教育理念是变了味的。学生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能停下来休息片刻;而家长在心疼孩子的同时,却也必须追赶补习潮流,生怕孩子落后。
这不就是“苦难的童年”吗?应试教育的弊端早已显现,而消除这个弊端有赖于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不妨对孩子更加宽容些,让他们在紧张、急促的“成才”路上停下来歇歇脚、做个在路边鼓掌的人又何妨呢?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