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A股市场在经历两周短暂徘徊后,终于继续向下突破。上证综指时隔近4年之后,再度收盘在2000点整数关口之下。(2012年12月03日《人民日报》)
一提A股,市场没信心,投资没精神,谈资也不精彩,于是A股市场一度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更成为没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
那么A股到底怎么了?是什么造成了A股如此困境,让A股市场成为扫平的战场,战场上残垣断壁,哭天抹泪,伤痕累累。
其实并非是经济的不景气,也并非是投资者没有信心,更不是大家不看好A股市场。
一方面,经济怎么低潮,也没有低过股市。况且如今经济已经开始升温,企稳回升。10 月份国内宏观经济数据整体向好,短周期底部基本确立。其中,受季节性因素推动及政策发力,基建项目投资大幅回升,大量新建项目进入建设周期将对市场需求构成持续的推动。而年底前近 3000 亿元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将带动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的继续改善。10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较上月提高0.2 个百分点,好于市场预期。十一月PMI数据再次回升,符合市场预期,新订单、新出口订单都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出口整体上出现企稳,而从业人员指数出现回落。
另一方面,投资者对股市依然充满了希望,更期望其向好,因此其也在不断投资于股市,在股市的打拼中收获着希望,收获着信心。
再一方面,无论是投资者,还是证券从业人员,或者是管理层,对于股市依然看好,股市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只是时间问题,更是制度问题。
既然A股市场的外围环境已经不错,尤其经济企稳回升的当下,股市怎么依然在下跌,其到底何时才能止跌?
这种情况的存在,让股民伤不起,更让市场经不起折腾。对于目前上证跌破2000点大关,股民感到心痛。已有16年“股龄”的北京股民李先生说:“今年上证综指开盘2212点,到今天收盘点位1991点。也就是说,除非今年最后一个月出现200点以上的强反弹,不然今年还得收一根‘阴线’,那沪综指就是‘三连阴’。这可是创纪录了!”有分析者认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速中枢可能会出现下移,这会带来股市的估值中枢和企业盈利下滑,并将在长期内制约市场走势。
其实翻开A股市场诞生以来的走势图可发现,在1993年到1995年,以及2001年到2005年的两波熊市中,年K线最多是连续两根阴线。如果今年继续收阴,确实是从未有过的。深证成指今年以来跌幅已在10%左右,同样有很大可能连续三根年阴线。
这到底为什么?不为什么?这是一种利差,而且也是对A股市场的严重考验。一是温水煮青蛙式的下跌,依然很可怕。青蛙放在开水里,它还能逃生,如果放在温水里不断加热,其就无法逃命了。股民也看出今年股市的软绵绵,李先生说:“这两年的下跌和2008年不一样。那时是暴跌,跌得快,时间短,很快就让人看到希望了。现在是绵绵阴跌,股票拿在手上,一两周之内也许亏不了多少钱,但几个月下来累积跌幅能吓人一跳。现在只能是多看少动。”
二是新股发行和限售股解禁给A股市场形成了强大的“堰塞湖”。新股发行和限售股解禁的潜在资金需求压力,直接影响着股市的供求关系。从目前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来看,产业资本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已超过50%,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近两年来,产业资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净减持,只是力度大小不同,很少时候出现净增持。近期,产业资本在市场上的净减持市值每周都在数亿元。近几个月来,新股发行的数量明显减少,但是800多家排队等候上市的企业,也让投资者对未来的扩容预期感到悲观。目前投资者对未来新股发行扩容比较担忧,数百家排队上市企业被称为IPO“堰塞湖”。
要改善A股市场的环境,提升A股的形象,别让2000点成为A股的灾难,更不能让2000点关口成为投资者的劫场,那么增强A股市场的信心是一方面,健全A股市场制度更是少不了的,而且要通过规范股市发行,从源头上预防A股市场的不稳定,不牢固,破除A股“堰塞湖”,2000点才不会是灾难,更不会是个坎,从而形成A股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中国股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