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三个永远热爱”让青年自励自重--评论--人民网
人民网

总书记“三个永远热爱”让青年自励自重

大别松涛

2012年11月09日14:4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结尾时对广大青年提出希望,希望他们“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时隔一年,记忆犹新。记得去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也是在结尾时,总书记同样对广大青年提出了“三个永远热爱”的希望。可以说,党中央对青年是高度倚重的,对青年工作是高度重视的。对照“三个永远热爱”的要求,每名青年都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真正做到自励自重。

爱祖国、爱人民、爱民族,往往能够激发我们最恒久的动力。我们党就是在这样三种爱的力量激励下,带领人民建设祖国、复兴民族。这一点在党的历代领导人身上都得到了集中体现。比如,周总理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邓小平深情地表白,“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胡锦涛总书记在玉树地震灾害发生时,毅然结束国外访问回到国内,“同人民在一起”。

现实当中,广大青年要自觉对照“三个永远热爱”的要求,不断地激励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并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切实做几件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从而也是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有益于民族的事。特别是一些取得了一定个人成就的青年,更要有一种理想,有一种奉献和牺牲的精神,从海外走来、从大都市走来、从大企业大机关走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人民和民族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建功立业。

同时,做到“三个永远热爱”,还要求青年爱祖国、爱人民、爱民族,不仅是爱他的富饶,也要爱他局部的贫瘠;不仅是爱他的智慧,也要爱他一时的愚昧。这一点广大青年必须引起重视。很多时候,青年人血气方刚,爱国爱民之心尤甚,但爱之深便未免责之切,一旦一些事情难以达到自己的期望,不适合个人的价值判断,就会埋怨“国民的劣根性”,从整体上否定群众;或者妄自菲薄,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悲观失望。这些态度都极不可取。青年人要爱自己的祖国、人民和民族,就意味着要接受其中不完美的地方,并积极地加以改造。

我们党关心、关注和关爱青年,不断致力于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让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让党的队伍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作为青年自身,更要自励自重,在政治上、心态上、能力上尽快成熟。不仅对祖国、人民和民族做到“三个永远热爱”,也要对代表祖国、人民和民族利益、未来和希望的中国共产党充满热爱;不仅要敢于去爱、愿意去爱,也要学会“如何去爱”,让自己爱得更有包容性,更有建设性。


相关专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陈惠照(实习)、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