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鹏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篆刻在安徽桐城“六尺巷”口的一首著名古诗,为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所作。“六尺巷”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张英回书让家人主动礼让三尺,结果对方受到感动,双方都主动礼让,才成就了“六尺巷”的美谈。张英的宽容豁达体现了中华传统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更体现出为官者崇德重礼、修身齐家的官德品质,至今依然带给人们不尽的思索与启示。
为官先修德。王岐山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会上讲话指出,法律法规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靠人来执行。领导干部一旦在德上出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必然违纪违法、走向腐败。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德乃为官之本,作为人民的公仆,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注重官德修养和个人修养,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做道德风尚的引领者。以法律和道德约束自己,以德做人,以德服人,律己从严、舍利求义,权不为己所用,利不为已所谋,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
为人先修身。人品体现官品,为官者首先要学会做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强个人修养,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细节做起,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做人一世,为官一时,为官者当有长远眼光,开阔胸襟,不为蝇头小利所困,不为世俗浮云所迷。官员也是人,其私生活虽是小节,但其握有一定的公权力,从事公共管理和公众服务工作,属于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人格化、具象化,并且还肩负着引领主流价值观的责任,绝不能忽视做人细节,做好八小时以内的自己,更要管好八小时以外的自己。在内要带头修身,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营造良好家风;在外要带头修行,淡泊明志,克已奉公,清廉为官,廉洁从政,一心为民。
“万里长城今犹在,六尺巷子美名扬。为官当效张学士,让他三尺又何妨?”历史的列车越走越远,芳草斜阳里,六尺巷依旧,张学士的礼让精神还在,丰碑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