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燁
最近,浙江麗水市雲和縣針對企業對公接待情況,做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全縣大小企業近4年的對公招待費用呈逐年下降的趨勢。2016年全縣共有46家規模以上民企,抽查其中有行業代表性的10家,發現它們連續4年對公接待都是“零支出”。以往少不了“拉拉扯扯”,現在留他們吃個便飯都被謝絕。(新華網 6月20日)
十八大以來,治黨管黨的力度不斷加大,加上“八項規定”的出台,黨內作風得到巨大轉變,一些官場積弊和詬病得到了良好“醫治”,其中一個現象就是吃喝應酬變少了。近日,浙江麗水市雲和縣出現的公司請不到公職人員吃飯的現象,就是一個極好的、鼓舞人心的例子,讓人不禁為之贊譽。
“吃飯請不到人”至少在兩點上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公職人員摘掉應酬這個“大帽子”,減少與公司企業不必要的交際,既防止了“大吃大喝”不正之風的反彈,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官員利用職權搞貪腐的概率,對於作風建設,廉潔、高效政府建設有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公司也節省了大量的公務接待費用,減輕了自身的財政負擔,能將更多精力和財力專於公司發展,並形成良性循環,使得公司企業能夠較好發展。從這個角度看,“吃飯請不到人”是一個值得肯定和點贊的現象。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要構建“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既要防止政商勾肩搭背,又要防止出現“背對背”。如何構建“親”“清”的政商關系,把握好交往的度,也成為了對黨政干部的一種執政考驗。在筆者看來,何不從減少不必要的應酬開始呢?官商關系要“清”,就必須減少過多的交往,防止不正常的往來,構建清白干淨的“政商朋友圈”。官商交往,雙方要明確劃定交往規則和范圍,使官商各守本分、各行其道,該從政的從政,該經商的經商,不要彼此涉足對方的領域,讓“官商之交淡如水”成為官員和企業一種日常行為和交往習慣。
需要說明的是,官員“不吃飯”可不能忘了“親”。也有一些公職人員,慣性思維比較嚴重,在少了“企業請吃飯再辦事”的“程序”后,總會有些不習慣,內心會產生出一些“沉默”的意見,在對企業的一些審批、監管等重要事項時,或有意或無意為難之,嚴重違背了“親”的原則。政府官員要逐漸改變這種不好的行為慣性,從思想上扭正觀念,塑造“清”“親”形象,即使不吃企業的飯,也要幫助他們把事情辦好,也要為他們服務好。
當然,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一方面,政府需要繼續下放行政審批權限,精簡辦事流程,用好用活“兩隻手”,謹防“有形之手”過度干預市場,從而為企業市場鬆綁釋壓。一方面,需要加強制度建設,促使關系型社會轉向法理型社會,讓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此同時,還應加強黨內作風建設,加大治黨管黨力度,對“大吃大喝”零容忍,防止“四風”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