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朋
公車改革實施以來,“圍著輪子轉,隔著玻璃看”式走馬觀花的下鄉走訪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開展政府購買服務或集中調配車輛的形式,提高了公車的利用率。但記者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採訪時發現,個別地方干部抱怨申請不到公車,或車補不到位等,出現了“沒公車不願下鄉”“盡量少下鄉”的情況。(5月28日新華網)
毋庸贅言,公車改革是系統工程,有著極大的必要性和裨益性,減輕財政負擔、破除車輪腐敗、提高使用效率,因此得到了公眾的高度認可。而“沒公車就不願意下鄉”、“經常外出、花費較多覺得吃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懶政怠政、不甘奉獻的表現,著實讓老百姓覺得心寒。
“沒公車不下鄉”縱然不妙,可話又說回來,這也折射出了公車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申請審批機制是否合理、車補制度是否落地生根、“私車公用”是否能夠補償……依筆者愚見,“下鄉少了”是當前公車改革中會出現的“大概率事件”,但不必過於夸大和緊張,其實際上不過是對車改“后續動作”的呼喚。
梳理下一些領導干部“不願下鄉”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車補不到位、車輛申請困難和心態不端正等方面。先說說車補問題,現行公車改革是以貨幣補貼方式取代公務配車,補償標准是依據行政級別劃定,級別越高,補貼越多,政策規定的出現,存在即為合理,有其現實考慮和全面規劃。但不得不說,在實際中會出現兩種“怪狀”,比如基層工作人員可能用車需求最多,補貼卻最少﹔或者同為科員,一個經常要下鄉,一個天天在辦公室,兩人的補貼相同。很顯然,不公平就出現了,負情緒就到來了。
再說說申請問題,在公車改革和強力反腐的大背景下,公車的使用申請報備審批等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一方面手續繁蕪、效率低下、申請困難,另一方面,單位公車數量陡降,除去所謂的“領導用車”,普通干部用車就更是難上加難了,例如某縣食藥監局的聲音“全縣共有4200多家食品藥品企業、餐廳飯店,就這麼兩輛車,安排工作起來捉襟見肘”。所以,既然用起來難,那麼索性能不下鄉就不下鄉了。
最后說說心態問題。“說者無心,就怕聽者有意。”發放適當補貼是公車改革的重要一環,可遺憾的是,有些領導干部卻把車補當成了一種新福利,經常下鄉、花費較多的干部反而覺得比較吃虧,“干得越少,賺得越多”使少數人打起了車補的“小算盤”,車補發放之后“隻進不出”的情況比較常見。用自己的車磨損怎麼辦?為啥我剩下的補貼要比別人少?為何我總下鄉?各種不美妙的聲音紛至沓來,讓“下鄉”成為一種不好的選擇性標簽。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說了這麼多,這些原因和結果歸根結底是對公車改革“后續動作”的呼喚。筆者認為,開弓沒有回頭箭,但后續動作很關鍵。例如,要對公車改革的徹底性和全面性進行考察,了解掌握公車補貼落實的具體情況,別讓好制度、好政策總是“懸在半空”﹔要完善改革后公車使用申請審批等制度,建立健全意見反饋機制,別讓使用車輛“出現卡殼”﹔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處理好“公車私用”和“私車公用”的內在問題,讓不法者無處遁形,讓奉獻者有所安慰,別讓大公無私“心寒意冷”,最終建立公務出行便捷合理、交通費用節約可控、車輛管理規范透明、監管問責科學有效的新型公務用車制度。我們相信,做好了這些“后續動作”,“下鄉少了”之難題也必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