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權力與藝術不能“等價交換”

陳央

2016年04月27日13:2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書法家協會近日開除了6名會員,暫停12人的會籍,這18名受清理的會員中有16人為官員、國企負責人或其他有官方背景的人士。這一事件,讓“涉協會腐敗”防治問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檢察日報》 4月26日)

其實,官員有“雅好”並不是壞事,隨著手中權力的增加,大部分官員對自身藝術修養及學術造詣都有危機感,通過不斷提升學識及修養以匹配權力給其帶來的地位和身份上的提升。直白說,就是掙一些名聲,不做僅有權力的“光杆司令”,以藝術熏陶和學術提升來增加“核心競爭力”。這沒什麼不好。若來得正當,讓官員從學術造詣到藝術修養都提升一個檔次,使權力之威下也有官員個人魅力,更加“以德服人”,實乃好事一樁。

但若用權力來獲取藝術造詣就壞事了。追求的也不是藝術本身,而是藝術家的名頭。有的通過權力打通各類藝術協會大門,輕輕鬆鬆便在藝術領域佔領一席之地,甚至被推向藝術造詣的巔峰,那些正牌藝術家都隻能望其項背。獲得了這些頭銜,不僅有助於提升官員的威望,更讓投機者看到了機遇,通過高價購買官員的藝術品,或者贈送一些稀奇古玩、大家墨寶來錦上添花。表面看,官員活脫脫一個個趣味高雅的藝術家模樣,實際上,都是一個個藝術領域功利而世俗的偽劣產品。

一旦官員落馬,曾經的藝術品便被棄如敝履,藝術光環瞬間黯然失色。這一揚一抑之間,倒是讓“藝術家”的本真暴露無遺。說白了,支撐藝術價值的是權力,權力價值越大,藝術造詣便越高,權力沒有了,藝術價值便大大縮水。所謂的藝術,不過是權力的附屬品,靠的還是權力輸入養分,說白了就是一出權力導演的官商互惠的好戲。

藝術,來源於本心,是脫離了世俗趣味的高尚修養,卻依然不能免俗的屈服於權力,以犧牲藝術領域的純淨幫官員佔領一個個藝術高地。當然,藝術的諂媚不可取,但為了“五斗米”,誰能“不折腰”。藝術也要生存,試想,若權力不能在藝術領域頤指氣使,那藝術自然能勇敢對官員說“不”,自然,官員要真想提升名譽,必須老老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這一來,藝術領域純粹了,官員若真能成為藝術家,那必然也是真材實料的藝術家。而破壞了這種正常程序的正是權力。

目前,特權思想還有著滋生的土壤,“有權好辦事”還未得到根治。導致一些企業或行業協會爭相向權力示好,以博得特權的照顧。這次給其一個藝術家的名牌,便能換得整個協會發展的如日中天。下次高價購買官員藝術品收藏,便能在國家重點項目中佔據優勢。這一唱一和之間爭的是權力,討好的也是權力。

“權力為公,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這就是說,不僅要嚴厲懲治腐敗,更要進一步扎進制度之籠,避免權力的“外溢”現象,進一步規范權力運行機制,既讓官員不敢亂用權力,也讓權力在私人領域沒有“用武之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