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解放軍報評論員:自主創新推動軍隊建設新跨越

——認真學習貫徹習主席對首個“中國航天日”的重要指示

2016年04月26日13:44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自主創新推動軍隊建設新跨越

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主席在首個“中國航天日”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既是對中國航天事業的極大褒獎,也是對廣大科技工作者包括軍隊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囑托。全軍官兵要認真學習習主席的重要指示,大力弘揚創新精神,用自主創新推動軍隊建設新跨越。

中國航天史就是一部自主創新史。當年,科研人員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硬是靠銳意進取、艱苦創業、頑強拼搏,攻克了許多國際上公認的難題,研制出“兩彈一星”。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斗,我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軍事領域從來就是一個對抗最激烈、最具創新活力的領域。軍事力量的較量,深層次的是軍事創新能力的較量。今天的創新是為了打贏明天的戰爭。創新精神,永遠是軍隊轉型發展的強大引擎、決勝未來戰場的重要法寶。隻有大力弘揚創新精神,構建有利於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的組織形態、管理體制、激勵機制和文化生態,才能帶動創新創造蔚然成風,不斷譜寫強軍興軍新的篇章。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這些年,我軍在理論創新、科技創新、科學管理、人才集聚、實踐創新方面取得了不少進步,武器裝備建設實現了自主式、跨越式發展,創新對戰斗力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但這種創新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需求相比,同打贏信息化戰爭要求相比,同世界軍事強國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中國航天史充分証明,真正的核心關鍵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惟有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軍事競爭中掌握主動。如果總是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結果隻能受制於人。

鄧小平同志說過:“絕不是一個人的腦筋就可以鑽出什麼新東西來,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自主創新,離不開“群蜂智慧”。在我軍的歷史上,著名的王克勤運動、郭興福教學法等都是普通官兵創造的。廣大官兵處於軍事訓練的第一線、位於軍事斗爭准備的最前沿,最有條件直接參與軍事創新實踐。再高明的作戰思想,最終都要由官兵落到實處﹔再先進的武器裝備,最終都要由官兵操作使用。隻有尊重官兵創新主體地位,發揮官兵首創精神,大力弘揚創新文化,激發官兵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激勵他們立足本職崗位創新創造,才能讓創新之火燃燒在戰位、創新之花盛開在戰場。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隻要我們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重點突破帶動和推進全面創新,就一定能不斷提升打贏能力,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力量保証。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楊麗娜)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