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洋軍
“經懷化市紀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給予賀慧明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建議按程序免去其懷化市地震局局長職務,對其違紀所得38127元全額上繳市財政。”4月14日,湖南省紀委通過官方網站三湘風紀網,對賀慧明違紀案件有關情況進行了通報。(4月17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堅決轉作風、反“四風”,較好地淨化了黨風政風。但是,仍然有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對“四風”問題的嚴重危害性認識不足,更有甚者,明目張膽頂風違紀、頂風作案。殊不知,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前文提及的這位被群眾舉報的官員,長期用單位的加油卡為其私家車加油、公車私用、用公款報銷私家車維修費等,屬於嚴重的違規違紀行為,對其嚴肅處理,是正風肅紀的現實需要,同時也是對其他官員的巨大震懾,值得各級各地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反思和警醒。
公家的“油”揩不得。公私分明,公而忘私,是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和鮮明立場。“公權”必須“公用”,公家的任何東西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私用或佔為己有,否則就是違規違紀,等待自己的必然是法紀的嚴懲。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少數黨員干部,包括某些領導干部,錯誤地認為,自己是公家人,就應該吃公家的、花公家的、用公家的,公家的“油”不揩白不揩,甚至將原本應該個人承擔的一些費用也拿到公家去報銷、單位去走賬。前文提及的這位揩公家“油”的地震局局長,模糊了公與私的界限,私字當頭,將公家的加油卡副卡長期據為己有,為己所用,還在單位定點維修點維修私家車並將費用在單位報賬、公車私用、不正當報銷差旅費、路橋費等,踐踏了公道正義、紀律規范,受到應有的懲處,實屬咎由自取。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引以為戒,正確對待公與私、紀與權、法與權的關系,始終做到公私分明、公道正派、依法用權、依規用權,不越雷池、不踩紅線、不破底線,引領清風正氣,永葆廉潔本色。
律己的“弦”鬆不得。“政者,正也,己不正焉能正人”,“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立身”。習近平總書記在“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中對嚴以律己提出了明確要求,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嚴守政治規矩,做到為政清廉。嚴以律己是對古今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練和提升,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重要原則,為黨員干部指明了立身之本、為政之基,是領導干部成事之要。一些黨員干部,包括某些領導干部之所以會在違法亂紀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就是不能始終做到嚴以律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工作生活中不常反省,腐化墮落,終將落得身敗名裂、甚至身陷囹圄的下場。前文提及的這位“揩油”的官員揩掉“烏紗”,深刻警醒我們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始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時刻繃緊律己之弦,不斷自我淨化、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帶好班子、領好隊伍,將改進作風落到實處,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監督的“網”疏不得。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隻有始終將領導干部手中的公權力置於監督之下,才能促使公權公用、不得為私。然而,反觀時下,少數單位和部門,一些監督的制度被束之高閣,或成為了擺設,當作了“稻草人”,特別是對於“一把手”的監督失之於軟、失之於寬,沒有織密監督之網,導致一些立場不堅、意志不強、私欲膨脹的官員,長期處於無人監督、無人管束的環境下,久而久之,想不腐敗都難。前文提及的這位長期用單位的加油卡為其私家車加油,並多次違規用公款報私賬,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監督不到位,沒有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督網絡,存在著嚴重的監管漏洞。縱觀其他一些落馬貪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監督不力、不嚴、不實等問題。故此,各級各地黨政機關特別是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權力監督和制約,整合多方資源,將監督之網織的更密更嚴更實,不斷加強黨內監督、社會監督,完善人大政協監督,推進紀檢監察部門改革,實現紀檢組織派駐全覆蓋,從而避免“上級很難管,同級不好管,下級不敢管”的現象,讓權力回歸本位。黨員領導干部要在自律的基礎上,自覺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監督,始終將權力運行在陽光下、規范在監督裡。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然,講政治、守規矩,不是在嘴上說說而已、在牆上挂挂就算、在文中寫寫就行、在會中念念了事的,必須落到實處,並且要多方發力,多措並舉,既要突出教育制度監督等外部因素的引導和制約作用,更要突出自律自重自省等內部因素的控制和約束作用,從而實現“公生明,廉生威”的正面效應,建設清明政治,讓黨員領導干部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正道上行穩致遠。
相關專題 |
· 倪洋軍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