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解放軍報:有所作為,始於“感謝問題”

於永軍

2016年04月07日13:20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有所作為,始於“感謝問題”

  日前,一位領導同志在談到“堅持問題導向”時,針對領導干部又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應該感謝問題。”乍一聽,此說有點令人費解。細細一想,卻頗有道理。

  問題,是指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領導干部作為事業的中堅,面對問題的態度和作為,則是群眾觀察和認識領導干部的重要窗口。當群眾在工作中遇到矛盾需要化解、遇到難題需要破解時,領導干部拿出思路、給出辦法,求得問題的突破,不僅是一種責任擔當,也是樹立領導威信的機會。因為越是大家頭疼的問題,拿出破解的辦法,越能獲得大家的尊重。領導者的地位和作用,或者說是領導威信、領導魅力,不是靠行政手段實現的,也不是在唱高調、喊口號的過程中確立的,而是在建設和發展遇到難題甚至危機,大家普遍感到束手無策的時候,靠展現領導力而贏得的。通常情況下,哪個領導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強,群眾威信就越高,反之亦然。從這個意義上,說感謝問題是有道理的。

  領導干部的成長和成熟靠什麼?一靠學習,二靠實踐,理論聯系實際是一條必由之路。而在理論轉化為能力的過程中,解決現實矛盾和問題,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連接途徑。其連接作用通常是這樣形成的:當你學習了關於你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問題的理論,那麼,這個理論可能還沒有真正掌握,因為它還沒有轉化成自己的能力。隻有當你把所學理論應用到問題解決的過程,從中得到領悟和深化,學以致用的理論才能真正成為屬於你的素質和本領。“問題是最好的老師”,如同臨床醫生接觸病員越多越好,領導干部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越多,從中獲取的經驗越多。所謂“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主要成因就在於身處基層接觸和解決具體問題多、得到的鍛煉多。就這個角度而言,對問題抱以感謝的態度也是應該的。

  “小發展大困難,大發展小困難,不發展難上難”。一般而言,難題往往是輿論的焦點、發展的瓶頸、全局的樞機,猶如“一夫當關”。此關打不開,則全局受影響﹔而一旦打開,則如高閘泄洪,出現連帶效應,成為撬動發展全局的支點。這表明,前進中的矛盾和問題,表面上看是“危”,實質上也是“機”,隻要處理得當,善於化弊為利,就可以把它們轉化為促進發展的拐點和機遇。“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善於化問題為機遇,化被動為主動,在解決問題中推動工作前進,是領導堅強、奮發有為的表現。

  作為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領導干部尤其是主要領導,問題躲不開、逃不掉,“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有的同志之所以對問題不想碰,不敢去處理,抱著“逃避”心態,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沒有看到問題對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實際上等於放棄了樹立群眾威信、鍛煉自己能力的實踐機會。長此以往,必然會失去領導群眾的資格,面臨能力不足的危險。因此,每個有志於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做一番事業的領導同志,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如何對待問題的,自覺把態度搞端正。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文全、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