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經濟日報:在線教師高薪現象的背后

佘 穎

2016年03月29日10:26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在線教師高薪現象的背后

  在線教師萬元時薪引起的最大爭議不該是薪酬本身,而是這些教師的身份。發展“互聯網+教育”,應該明確公辦教師的身份問題,給予其待遇保障,在制度上保障其安心在校教書。同時,應支持社會機構招募專職教師,在線上線下提供更多質優價廉的培訓課程。最根本的,還是要繼續深化高考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最近,一則南京在線輔導老師時薪1.8萬元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有人感嘆知識真值錢,有人質疑究竟值不值,還有人干脆算起了賬:一小時就能掙18000元,這一個月得掙多少錢啊?很多人都將爭議焦點集中在“天價收入”上。

  知識是不是真的像大家想的那樣值錢?上這樣的培訓班到底值不值?不妨來算一算。

  對於老師和教育平台來說,時薪1.8萬元並不算高。在國內著名的學而思網校上,一位數學老師2個半小時的課程售價880元,共15堂1862人購買,折合下來每小時收費超過4萬元。雖然不了解具體的分成比例,想必算下來時薪也不會低。學而思創始人張邦鑫曾經透露過,學而思網校收入高的老師早已年薪過百萬元。

  但是,對每一位學生來說,在網上聽新聞裡那位物理老師的一堂課隻用支付9元錢,學而思的這位數學老師,算下來一小時課僅23元錢。這個價格,在北、上、廣等大城市不過是一碗拉面的價錢,但對家庭、對社會的意義卻是巨大的——學生上課后成績普遍大幅提升,有的學生從入學前的97分上升到117分。一個小時花一二十元,就能換來這樣的成績,試問哪個家長不願意埋單?

  在線教師高薪現象的背后,實際上是“互聯網+教育”的結果。它緩解了優秀師資緊缺,一堂課同時面向數千人開放,還打破了教育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河南的學生同樣可以聆聽北京、上海等地的名師授課。並且,在線教育減輕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在一些大城市,線下補課每小時收費動輒數百元,與之比起來,網校的價格簡直是白菜價。正因如此,教育部多次強調要推廣在線教育、慕課等學習形式。

  實際上,在線教師萬元時薪最大的爭議不該是薪酬本身,而是這些教師的身份。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在職中小學教師嚴禁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准(試行)》中也明確要求,教師要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進行有償家教,不到社會培訓機構兼職。換句話說,如果新聞裡那位物理教師不在公辦學校擔任教職,而是一名獨立的或者培訓機構的專職教師,那麼,他怎麼上課、上課收入多少,都不是問題,是否選擇報名其在線課程也只是學生和家長的市場行為。但如果是公辦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有償兼職,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涉嫌違規。

  我國《公務員法》明確規定公務員不得有償兼職,但教師只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治理有償家教、有償補課並沒有過硬的依據。由於高考制度改革尚未到位,社會補課需求旺盛,以致教師利用休息時間給學生補課掙錢現象屢禁不止。

  現在要發展“互聯網+教育”,應該明確公辦教師的身份問題,給予其待遇保障,並在制度上保障其安心在校教書。同時,應支持社會機構招募專職教師,在線上線下提供更多質優價廉的培訓課程﹔還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學校發展公益慕課、視頻公開課,豐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要繼續深化高考改革。當有一天,“天價”補習班被公益的興趣慕課所取代,素質教育才算真正取得了成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