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推行“醫養結合”養老需強有力的配套保障

羅瑞明

2016年03月18日15: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醫養結合,對老年人來說非常重要,這有利於保障他們的身體健康,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真正實現“老有所依”。同時,打開養老服務和醫療服務之間的雙向通道,也有利於促進社會資源自由開放流動,實現“1+1>2”的最大化利用效果,提高國家的養老服務水平。(3月17日半月談網)

老年人各項功能減退,不僅需要養,更需要有醫療保障。現今社會養老機構有不少而大多是以“養”為主,醫療輔助功能尚欠缺。“醫養結合”既能醫,又能養,一般的慢性病、常見病無須轉到醫院就地就能得到治療,此種功能較全的養老方式,豐富了“老有所依”的內涵。

然而,現實中“醫養結合”並非快速推行。從目前看,養老機構大致有公立和民辦兩種,民辦養老機構要實行“醫”,得請專業的醫生,得添置相關的醫療設施,還得有專門的醫療場地,這筆開支不會小,再則,兼有醫的功能必須達到一定的養老人數,而人數過少,醫療資源將得不到充分的運用,成本將增加,如此,小型甚至中型養老民辦機構很難實施。即使是公辦醫療機構也同樣會遇到“醫”過程中養老者的報銷問題,收費及服務等等問題。

據了解,按照國家衛計委發布的標准,養老機構醫務室建筑面積應不少於40平方米,需配備至少1名執業醫師和1名注冊護士,其床位達到100張以上時,每增加100張床位,至少增加1名注冊護士。按照此標准能夠達標的養老機構少之又少,如:南昌隻有兩家大型養老機構申請建立了標准更高的護理院。再則,多了這項功能,等於多了一份責任,老人要養好還必須要醫好,醫療中出現糾紛怎麼解決等等都應該考慮。

“醫養結合”是養老發展的方向,要盡快的普開需要有強有力的配套保障,形式可以多樣化,既可以實行機構養,也可以實行“居家”養,對於“居家”養者,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備專門的家庭醫生,定期送醫送藥上門,並與社區醫院聯動對患者提供及時服務。而對於專業的養老機構則可從資金上進行扶持,在政策上進行傾斜,採取整合和聯手的方式,著重在“醫”的標准上進行完善,同時,還得選好人,選配醫務人員需要較高的技術,有一定的臨床經驗,有尊老愛老“孝”心之人進入。

值得一提的是,醫養結合屬於社會公共福利的一部分,要突出其的公益性。老人醫療可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在收費上不能完全按商業化模式操作,實行“醫藥分離”提供廉價藥物,降低檢查費,讓老年人看得起病,老有所醫,使老年人得到更多的關懷。

“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要熱起來,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和配合,作為一項慈善,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捐款捐物,喚起更多的自願者為其提供服務,以助推“醫養結合”這一新型的養老模式快速普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