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不斷提升工作“精氣神”

胡俊

2016年03月16日17: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主席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團審議時也強調,要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積極性,不斷提升工作精氣神。這一要求深刻把握干部在干事創業中的主體地位,明確指出當前干部隊伍建設的重點任務,需要廣大干部深刻領會、自覺落實。精氣神如何提升,不妨從這三個字本身入手。

精,可以理解為“精誠”。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些干部對工作不精、對群眾不誠,工作自然提不起勁頭、打不開局面。有的缺乏基本的職業精神,對事業不上心、對工作不操心,習慣於碌碌無為、無功受祿﹔有的宗旨意識淡薄,隻講當官做老爺的派頭,缺少服務群眾、做人民公仆的情懷。對這些問題,每名干部都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要有一種“在其位謀其政”的責任意識,對得起干部的稱謂,對得起那份“俸祿”,不能尸位素餐,更不能吃裡扒外。要有一種“為生民立命”的使命意識,將共產黨人的宗旨意識與傳統的士大夫情懷結合起來,“開懷天下事,不言身與家”。通過誠其心、正其意,打牢干事創業的思想根基。

氣,可以理解為“志氣”。“三軍可奪帥也,不可奪志也。”干部敢於擔當、有所作為,固然靠強烈的責任意識,靠過硬的業務能力,但更無形卻更重要的是遠大的志向抱負。時下,一些干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做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求出彩、隻怕出錯,美其名曰安守本分、清靜無為,實際上是僵化保守、明哲保身,這樣的干部或許“守成”尚可,但絕跟不上這個改革創新的時代。要“敢為天下先”,在做人上知足,在做事上知不足,敢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創前人沒有創過的業,闖出改革發展的新局面﹔要“偏向虎山行”,遇到困難不是繞道走,而是迎難而上,甩開膀子干、卸下包袱干,邁過一道道坎,沖破一個個關隘。有志者事竟成,有了志氣,干事就會有氣度、有氣場、有氣勢,事業就會始終充滿生氣。

神,可以理解為“神採”。干部要成就一番事業,不僅要態度精誠、志氣飽滿,更要學會凝聚和感召廣大干部群眾,這是一種本領,也是一種神採。分析干部精氣神不足,一個突出的方面就是一些干部民主作風不夠、領導藝術欠缺,不善於團結干部、帶領群眾,導致說話無人聽、做事無人跟,回過頭來怨天尤人,以至心灰意冷,干脆不干事了。因此,干部提升精氣神,不僅要注意自己怎麼做,更要注意影響和帶動周邊人一起做。要堅持民主集中制,既有敢作敢為、力排眾議的魄力,也有虛懷若谷、集思廣益魅力,善於統一干部的思想和行動,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學會群眾工作的方法,用平等交流贏得群眾理解,用公正無私贏得群眾信任,始終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風採。

當然,提升工作精氣神並不是干部單方面的事情。作為組織,要積極關心干部,創造條件、優化環境,把干部的精氣神充分調動起來﹔作為干部,也要積極關心工作,安穩心神、振奮精神,把自身的精氣神充分展現出來。通過兩個方面的努力,積聚起干事創業的強大正能量,為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大別鬆濤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