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譽煒
近年來,看了不少貪官的“懺悔錄”,他們在總結違法犯罪的教訓時,幾乎都談到“放鬆了理論學習”,尤其是沒有認真學習黨章,忘記了自己當年在“入黨申請書”裡所作的承諾。某直轄市黨委一位副書記因嚴重違紀被組織調查,期間,她重新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一字一句研讀,幾天下來,一些條文背得滾瓜爛熟,她含著眼淚對調查組的同志說,我要是早認真學習就好了!
共產黨員,多麼神聖而光榮的稱號﹔入黨申請書,多麼鄭重而庄嚴的承諾!黨員按照黨章約束言行、指導行動,天經地義﹔不認真踐諾,背離黨的性質和宗旨,把入黨申請書上寫的話當成過眼煙雲,犯錯誤、跌跟頭,就在所難免。從“申請書”到“懺悔錄”,從“好黨員”到“階下囚”,並沒有一條天然的鴻溝,關鍵是,如果我們的信仰偏移了,信念改變了,追求越軌了,那麼,寫在“申請書”后面的就不會是功勞和口碑,而有可能是“懺悔錄”。
續寫“申請書”、不寫“懺悔錄”,思想上入黨是首要。戰爭年代入黨的革命先輩,為什麼能夠不惜拋頭顱、洒熱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原因就在於他們對黨的宏偉事業真信仰、對黨樹立的目標真追求,完全把自己交給了黨。思想上入黨,通俗地說,就是“生為黨的人,死為黨的魂”。如果我們始終堅守著這樣一種承諾、這樣一種信仰、這樣一種追求,入黨之后怎麼可能背叛對黨的信仰、違背自己的承諾,去追求黨性所不能容的東西呢?加入黨的隊伍,最可怕的念頭是,藉此掌握更大的權力,享受更好的待遇,攫取更大的利益。倘若如此,一旦加入黨的組織並掌握權力之后,就不可避免地以權謀私。對此,革命老人謝覺哉曾寫過一篇題為《怎樣做一個好的共產黨員》的文章,認為一個人了解與相信共產主義,不算黨員﹔僅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不算好黨員﹔隻有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長期苦干,除死方休,才算是好黨員。可見,隻有思想上完全入黨,把自己的一切交給黨,並為之終生奮斗,才能保持先進性,保証不變質。
習主席強調:“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尊崇黨章。各級黨委和紀委要首先加強對維護黨章、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黨的集中統一,保証黨中央政令暢通。”這既是對各級黨組織和紀委的要求,也是對廣大黨員干部的教誨和告誡。黨章強調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不得有任何私利和特權。黨員干部隻有牢記黨章的要求,經常對照檢查,校正人生坐標,做到言行一致,才能稱得上先鋒模范,才能為黨的事業多做貢獻。上世紀80年代中期,筆者曾在西南邊境地區執行重大軍事任務,人人面對生與死的考驗。每次進入戰斗前,連長指導員都是首先擔負最危險的任務,他們擲地有聲地對戰士們說:“如果發現我們貪生怕死、向后退縮,你們中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向我們開槍!”這就是信仰黨章、踐行黨章的表現。心中有黨性,我們什麼時候都會表現出錚錚鐵骨、一身正氣,絕不會利欲熏心、貪生怕死,易志變節,更不會用“懺悔錄”給人生畫句號。
黨性是不斷修煉而成的。正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所要求的,要經常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特別是要用好且習慣於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銳利武器,讓出出汗、紅紅臉、排排毒成為常態。我們隻有時刻將自己置於組織、同事和群眾監督之中,讓每一次監督都起到警示和拉剎車的作用,那麼,當我們不良的欲望燃起時,不良的行為萌動時,就會被遏制、被阻止,盡管這樣續寫“入黨申請書”的不一定能創造輝煌,但也絕對會遠離“懺悔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