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詩平
據北京市紀委介紹,北京市各地春節期間高強度檢查“四風”問題,營造了清廉過節的風氣,節日過后,查崗將成為主題詞。針對節后可能出現的“慵懶散”現象,豐台區紀委對全區窗口單位工作作風情況開展了專項檢查。(2月16日《北京青年報》)
一年之計在於春,新年要有新氣象。作為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更不能有“慵懶散”的工作作風,這不僅僅是工作態度的問題,更是對廣大群眾負責任的問題。北京市針對節后“慵懶散”等現象,採取相關措施強力加以整治,值得點贊。
其實,“慵懶散”不是節后獨有的病症,而是干部作風建設中需要長期抓好的問題。整治“慵懶散”現象,不但要抓住節后的關鍵節點,還需要形成制度常態,持之以恆,抓實抓好。雖然在八項規定實施兩年多來,“庸懶散”現象已大有改觀,但卻並未根除。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根治“庸懶散”,還要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競爭上崗機制,增強個人的責任心和創造力,提高組織機構的活力與效率,讓每個人都“動”起來,激勵廣大干部把精力轉移到工作上來,從我做起,想干事、干成事。
從某種程度上講,整治“慵懶散”比反對腐敗的難度更大、更艱巨。因為“慵懶散”是慢性毒藥,是一種“作風病”“機關病”“衙門病”。因此,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更要敢於下猛藥、出重拳,使那些不用心、濫竽充數的人睡不著,不負責任、敷衍了事的人坐立不安,無所作為、誤國誤民的人待不下去,以強有力的制度約束和問責機制營造起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干部時時警醒,處處為民,干好黨的事業。
奔騰的時代,對各級干部的作風建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各級各部門都能抓好開春上班的有利時機,進一步改進作風,提升效能,以嶄新的面貌面對新一年的工作,以作風效能建設的新成效不斷奪取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績,推動各部門各項工作“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