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新華每日電訊:民聲臧否,也是巡視工作重要切入點

胡印斌

2016年02月02日16: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民聲臧否,也是巡視工作重要切入點

唯有廣泛聽取民意,才能打通花樣繁多的“中梗阻”,真正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願景

2015年,湖北省創新巡視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傾聽民聲。省委第一巡視組在恩施州巡視期間,聽到當地一句順口溜:“我們這裡窮,什麼都沒有,隻有‘五大官員富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巡視組就此深查細究,查出1名廳級干部、3名處級干部的問題線索。這名廳級干部,就是時任恩施州副州長的肖作文。(2月1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盡管從一句“順口溜”到多名貪官之間,還隔著不短的距離,有著諸多繁瑣、甚至艱難的調查取証工作,但其在“提供線索”的意義上,可謂居功至偉。官員貪不貪,作風正不正,巡視組掌握相關線索需要一定的時間,但當地民眾多有切身感受,並願意主動發聲。如果民眾聲音能夠及時被傾聽,而不是歸於沉沒,一定會成為巡視組的好幫手,使其更加耳聰目明。

從以往的經驗看,民間“順口溜”不僅僅是坊間流傳的那幾句話,背后往往有著更豐富、更鮮活、更扎實的“場景還原”。就像浮在一片汪洋中的冰山一樣,“順口溜”只是其中一角,更多的內容則在浩瀚民心中間。如果不加理會,民意將會“沉沒”,一旦加以深究,整座冰山都會浮出水面,成為捕獲貪官的有力証據。

既然恩施百姓編的“順口溜”提到了“五大官員富豪”,想必不會隻圖唇齒之間的一時痛快,而是綜合很多具體事件之后的一種高度概括,哪些官員是富豪?官員何以成為富豪?官員富豪有無正當性……凡此種種,一旦進入正常調查程序,自然會露出蛛絲馬跡,而不再只是停留於口耳相傳。

事實上,民間從來都不缺乏類似的“順口溜”,也從來不缺乏對為政得失的臧否。這一方面是因為民間從來都不乏清醒的觀察者和監督員,他們每每會對當政者的作為做出自己的評價和判斷,有褒揚,則自然有貶抑﹔另一方面,權力運行往往關乎公共利益,老百姓不可能置身事外,隻做沉默的旁觀者。

自古以來,民意就是官聲的鏡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史者在草野。”有作為的官員往往高度重視民聲民意,並能夠從中察覺為政的得失,以為獎罰、糾偏的重要依據。而責在糾察的官員,更應該鼓勵民眾舉報,並疏浚舉報渠道,“守宰不如法,聽百姓詣闕告之”,講的就是這個意思。眼下,各級紀檢機關均開通多種舉報方式,也是一種傾聽。

相對於以往官員以對上負責為主的考評方式,認真傾聽民意,並打撈沉沒的聲音,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民眾參與到對官員的評價中來,這樣的做法必將對權力運行產生強有力的約束,使之不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人民群眾是當下反腐的重要支持力量,不可小視。在反腐進入深水區的關鍵當口,唯有深入民間,廣泛聽取民意,才能打通花樣繁多的“中梗阻”,不被各種既得利益群體包圍,真正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願景。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有全黨上下齊心協力,有人民群眾鼎力支持,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民聲臧否也應該成為巡視組工作的重要切入點,成為反腐的有力武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瑩、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