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鳴鏑
公務員們注意了!近期,四川、內蒙古、吉林等多地召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今年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准。(1月22日 人民網)
近來,公務員調薪這個“大標題” 迅速席卷了各大網站,走紅網絡,吸引了公眾眼球,引發熱議如潮。
從2014年10月1日養老保險並軌,拉開“全民社保”的序幕,到2015年7月,全國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調整到位。迅猛的改革浪潮,端掉了體制內退養的“奶酪”,讓公務員回歸職業屬性。全國一盤棋的“強力舉措”,調整了工資結構,為健全健康工資體系奠定了良好基礎,補齊制度短板,讓“陽光工資”更加溫暖明亮。
面對“工資調薪”這個熱門話題,公眾反對與支持的網絡“口水仗”卻從未停息。部分公眾認為,公務員“黑色收入”多,還要增加工資,著實難以理解。然而,從各地公務員頻頻晒出的工資單,再到廳級高官辭職的報道,都無情地揭開了公務員收入的面紗,而公務員真實的薪水更讓無數沖著光環而去的考生,望而卻步。讓公務員職業跌下了神壇。
其實,“調薪”本是指調整工資結構,使工資結構更合理。然而,緣何公務員調薪每每出現,必成為輿論的“主角”?說到調薪,普遍理解為“漲工資”。其實不然。就拿2015年7月前完成的工資調整來說,全國平均水平,月人均實際增資300元左右,對於多數地方的基層公務員而言,那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受地區影響,多數的普通基層公務員扣除養老保險以后,增資不過百元以內,換句話,其實際收入並沒有增加。所以才有了基層公務員“漲工資=空調”的調侃。
公務員調薪應不應該,答案毫無疑問,肯定應該調整。唯有調整工資結構,形成良性的薪酬體系,才能真正激發公務員的干事熱情,才能鏟除腐敗的土壤,讓制度全起來,讓陽光照進來,把監管引起來,才能讓“黑色收入”成為“昨日傳說”。
正所謂“升官發財兩條道”,公務員高薪顯然只是個不可能實現的“美夢”。而不論是調薪也好,漲薪也罷。公務員這個服務性的社會職業,都渴望得到公眾的理解,都離不開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理解與監督。畢竟,建立良性的公務員薪酬體系,讓公務員的收入明明白白、一清二白是社會各界共同的願望。
然而,不論作為領導干部也好,還是黨員干部也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本職,恪盡職守、務實高效是本分。漲薪也好,不漲也罷,都應保持初心,堅定理想信念,堅守職業信仰,抵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穩得住心神、經得起考驗,才是公務員幸福的“密碼”,而唯有用對群眾如親人的真情,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取群眾的“信任指數”,用自己的“奉獻指數”提升群眾的“滿意指數”,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真正理解與支持,尊重與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