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一民
有段時間,在我們小縣城,無論公職人員還是普通百姓,在工作之余或茶余飯后,議論最多的話題就是:某某企業老板為獲取某個投資項目,某某部門領導為得到提拔重用,紛紛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分別向“陶挖挖”(我們夾江縣上屆縣委書記陶宏偉)行賄了多少錢。
大家談到這些話題時無不憤憤然說,對這樣的領導干部,即使不以“行賄罪”依法追究論處,至少也要按照相關紀律進行處理,咋會像沒事一樣,至今穩穩坐在“官位”上逍遙自在呢?中央三令五申的“立黨為公、廉政為民、從嚴治黨、嚴於律己”何在?
我剛聽說這些傳聞時,還當場提醒議論者,此話要有根據,決不可道聽途說,否則有可能吃官司。不料,那些人卻不屑一顧回敬道:“你自己去網上搜一下,隻需輸入‘陶宏偉受賄二審刑事裁定書’看看,就知道我們議論的是真還是假。”
回家后,我在網上搜了一下,果然看到“陶宏偉受賄二審刑事裁定書”(2014川刑終字第45號)上的確羅列著被判處無期徒刑的陶宏偉的“受賄清單”。這份“清單”裡,不僅點出了“行賄者”的姓氏,還點了單位和職務以及行賄緣由和金額。再按“清單”一一對號入座,除企業法人代表、提前退休以及幾個因其他問題敗露而已入罪的領導外,這批“行賄者”確實仍在領導位置上“穩坐釣魚台”,毫發無損。
看過這份近乎鐵証的“清單”,再想到大家平日不絕於耳的議論,竊以為,上級領導及相關部門應及時對此事進行公開督查,對未及時處理這起“行賄窩案”的瀆職者及“行賄者”堅決依法、依紀、依規“從嚴懲治”,別讓公務人員及百姓走進了“行賄者”不追究的誤區。
如是,一可以正視聽,彰顯地方黨委政府執政為民、廉潔奉公的一腔正氣,對貪腐分子實施零容忍的懲治決心﹔二可防止其他人重蹈覆轍,繼而造成更大危害和負面影響,損害我們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良好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