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解放軍報:“我以我行率眾行”

何東平

2016年01月14日11:20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我以我行率眾行”

  人生如棋局,落子收官之間品性盡顯。共和國第五任財政部長吳波,面對房子、票子、車子、“帽子”、兒子等人生考題,毅然下出了一盤震撼人心的“五子棋局”——不留房產給后代、“公”錢精打細算、公車從不私用、職位是擔責的標志、兒子的路靠自己走……

  人們敬仰吳波什麼?敬仰他的人格魅力,敬仰他身處高位、手握重權卻清廉自守,兩袖清風,不僅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為家人謀取半點私利,而且始終堅守自己“參加革命成為一個無產者,從沒有想過購置私產留給后代”的革命初衷。吳波以一生追求為公、甘於奉獻,給自己畫上了圓滿的人生句號,也使我們讀懂了他的人格底蘊,真正理解了人們對他懷念和敬仰的精神密碼。

  氣節、操守,既是做人的標准,更是衡量官德的試金石。古代一些有抱負、有作為的官員,曾以“有猷、有為、有守”相約。“有猷”,就是說居官者一定要著眼長遠、善謀全局﹔“有為”,就是說居官者要敢於擔當、有所作為﹔“有守”,則是說居官者一定要有氣節、講操守。按傳統文化講,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承家節操尚不泯,為政風流今在茲”。吳波官居共和國部長高位,其“有猷”、“有為”自不待言,他曾被樹為新中國“模范部長”,尤其是“有守”,更是令人敬佩。他對理想信念的堅守,對黨性原則的堅守,對官德人品的堅守,彰顯了“我以我心換眾心,我以我行率眾行”的人格風范。

  時下,一些人在“四種危險”“四大考驗”面前失去警惕,在權力、金錢和美色的誘惑面前變得飄飄然、昏昏然,忘記了入黨時的誓言,背棄了參加革命的初衷。同為共和國部長和黨的高級干部,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與其胞弟劉志祥在鐵路系統上演“貪腐親兄弟”﹔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局長鄭筱萸,一家三口悉數涉貪﹔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為滿足本人和家人的私欲,走上了“官越做越大,錢越貪越多”的不歸路……在吳波這位共產黨人的明鏡面前,這些貪腐分子人格是何等卑劣,靈魂是何等骯臟!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僅使個人身敗名裂,而且嚴重影響了黨的形象,給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被牢牢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廉與貪,自古是人們衡量官員德行的根本標准之一。春秋時期的楚國令尹孫叔敖,理事謹慎,廉潔為官。他去世后,兒子因為家窮,不得不以砍柴為生。宮廷藝人優孟深為感動,創作了著名的《忼慷歌》:“貪吏而不可為者,當時有污名﹔而可為者,子孫以家成。廉吏而可為者,當時有清名﹔而不可為者,子孫困窮被褐而負薪……”孫叔敖在廉與貪的考題面前,毅然選擇清貧為官,寧可不留下豐厚財富惠及兒孫,也不願他們喪失做人的尊嚴。吳波在廉與貪的考驗面前,選擇更為徹底,不置辦任何私產,不利用手中權力謀取任何個人私利,把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獻給黨和人民。此種高尚純潔的品性、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情懷,堪為共產黨人的楷模。

  有的人也許對吳波的選擇不理解,甚至認為“不合時宜”,但先進永遠是共產黨員的名片,奉獻永遠是共產黨員的本色。在公與私、廉與貪的選擇上,吳波同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等無數優秀共產黨員一樣,一次次選擇大公無私,選擇清正廉潔。他們沒有給子孫留下什麼財產,卻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們身上沒有功利性的沽名釣譽,有的只是共產黨人的真性情。時光沖不淡人們的記憶,共產黨人的人格魅力,共產黨人的真性情,永遠是冬天裡的火把、夏天裡的清風,讓人感到溫暖並增添前行的動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婉瑩、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