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陽
近日,山西省紀委派駐機構第一階段全覆蓋工作塵埃落定,但數名原任紀檢組長並未列入新任名單。《中國紀檢監察報》的報道,披露了一個細節:一名市紀委書記遭群眾來信舉報后被省紀委領導約談,在匯報相關情況之后竟說“我就這麼點小事”。“你還想犯多大的錯誤?你這句話反映了你對存在問題滿不在乎的態度,十分危險。”省紀委領導的質問,讓這位副廳級干部大吃一驚。
“誰都不能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當兒戲。”在近日出版的《習近平關於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一書中,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被放在突出位置。然而,山西這名市紀委書記的言論表明,當前有一些基層領導干部,對自己所犯的錯誤、存在的問題缺少正確的認識。這種對“小事”滿不在乎的態度,其實就是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當兒戲的表現。這種錯誤態度,值得所有領導干部警醒。
禍患常積於忽微。從一些落馬官員的懺悔書可以看出,很多官員仕途折戟都是從很小的錯誤開始的。有一些官員逢年過節收受別人送來的禮品,還自我安慰說“只是正常的人情往來”,殊不知這是行賄者在進行長期的感情投資。收慣了“小禮”,等哪天別人送來巨款、房產等“大禮”時,也就沒什麼思想包袱了。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就是每個領導干部必須牢記於心的紅線。放鬆自我約束,甚至在主觀上對自己所犯的錯誤分大小,實質上就是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重視。“小事”不察,離出“大事”越來越近而不自知。對於黨員干部來說,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無小事,否則將釀成大錯。
十八大以來,正風肅紀、反腐懲惡馳而不息,已經產生了強大的震懾效應,但一些黨員干部長期存在的不良作風仍不見收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們心存僥幸,以為組織隻會處理大錯誤,不會追究“小事”。但實際上,已有不少領導干部因為一些過去習以為常的“小事”而受處分。如果不能端正認識,“小事”遲早會積成“大患”
在“小事”上嚴格要求,其實是對領導干部的一種愛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無小事,隻有經常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才能防微杜漸,及時發現自己與黨規黨紀的差距,及時改正不良習性。在細枝末節上對領導干部嚴格要求,才能減少他們犯“大事”的概率,讓領導干部從一開始就筑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官”的思想防線。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從思想上端正認識,才能從行動上與黨的要求保持一致﹔在細節上嚴格自律,才能在大方向不觸“紅線”。要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的干部隊伍,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廣大領導干部必須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看作大事,必須有不放過一點錯誤的“潔癖”,用好防身治病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