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經濟日報: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值得探索

張海英

2016年01月07日10:57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值得探索

  為改善空氣質量,湖北與山東日前分別打出一記重拳。《湖北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規定,建立考核獎懲和生態補償機制,每立方米超標1微克按照30萬元的系數進行補償﹔《關於修改山東省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的通知》則提出,把生態補償資金系數從20萬元提高為40萬元。

  2011年起,由財政部和環保部牽頭組織、每年安排補償資金5億元的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在新安江啟動實施。各方約定,隻要安徽出境水質達標,下游的浙江省每年補償安徽1億元。據報道,這一機制在改善新安江江水水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空氣治理方面運用生態補償機制,山東與湖北兩省走在了前面。這種生態補償機制是根據“誰保護、誰受益﹔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來實施的。從理論上來說,對於治理霧霾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基層政府如果下決心治理,就能獲得省級政府給予的生態補償金﹔效果越好,得到的補償金越多。反之,如果治理決心不大,效果不好,不僅拿不到省級政府的生態補償金,反而還要繳納補償金。也就是說,這種機制有效地把獎勵與懲罰結合起來了。

  但這種機制能否發揮出應有威力,關鍵還在於三點。

  第一,取決於補償標准是否合理。如果補償標准低了,地方感覺不到痛﹔標准太高,地方又承受不了。

  第二,取決於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是否准確。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是否真實、准確,直接關系到這一機制的實施效果,如果數據被“注水”,這一補償機制必然走樣。從相關報道來看,環境監測數據造假並非個別現象。那麼,不排除某些地方為了拿到生態補償金,或者不願繳納補償金而在監測數據上造假。對此,應通過設環境監測數據作假黑名單等辦法,嚴防造假行為。

  第三,取決於生態補償金最終誰來埋單。按理說是“誰污染、誰付費”,但是,省級政府向地方發放的生態補償金應該來自省級財政、來自於納稅人,因為省級政府支出的這筆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地方治理效果不好,繳納的生態補償金又從哪裡來呢?按說是污染企業來付費,但實際情況仍需要調查摸底,不排除部分資金來自地方財政,也是由納稅人埋單。如果補來補去的錢多來自於納稅人,等於納稅人當了“冤大頭”,治理效果也未必會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