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雨
北京治堵關鍵在於標本兼治,雙管齊下,在疏導完善城市功能、設計理念、管制措施、治理機制等方面形成合力
首都北京,交通擁堵問題已成為政府關注、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堵車不僅造成經濟、社會損失,有科研估算北京堵車一年的社會成本就達到700億之多﹔因此還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路怒族”。堵車更堵心,痛在不通。
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15年8月,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557.5萬輛,加上每年兩億人次來京旅游、就醫,交通需求始終保持著旺盛增長的勢頭。功能的疊加,讓城市超負荷運轉,而交通更是令人望堵興嘆。
城市發展要有戰略眼光,城市的治理要有全局觀念,治理方法要用中醫系統論,八綱辨証施治方能標本兼治。
中醫認為,人體是上下溝通、協調共濟、井然有序的統一整體,局部的病變往往與全身臟腑、氣血、陰陽的盛衰有關,治療時,對於局部的病變,也從整體出發,疏通為綱,確定治療方法。
治理北京的擁堵問題同樣需要系統觀、整體觀,治堵不僅是交通、管理機制問題,而且是發展理念問題,還是國民教育問題。治理起來要以疏通為綱,從城市功能分解、多中心發展、前瞻性規劃設計、管理創新、出行方式轉變及國民教育等方面綜合進行。
關於城市功能分解,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北京是全國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為首都減壓,把不必要的功能剝離,突出首都本身的功能,對其科學建設、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副中心的設立,具有分流功能。北京行政副中心已確定選址於東六環西側,預計2017年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遷入。像這樣的不同功能定位的副中心還可以再設。
規劃、設計將為城市發展提供戰略空間。7月11日,北京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表決通過了北京市關於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意見》,針對北京當前發展的主要矛盾,對人口控制、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產業轉移等領域作了一攬子部署,這些政策帶來北京規劃的系列調整,對北京未來整體發展與交通改善必將帶來根本的改變。
管理創新能事半功倍,特別是利用信息技術為管理創新創造了條件。最近,北京公安交管部門創新推出了“事故e處理”手機客戶端,開啟利用官方手機APP快速處理交通事故的新模式,旨在有效緩解事故致堵,是“互聯網+交通管理”的電子政務創新形式。
交通管制要以人為本,因勢利導,相機調整。近日,北京公安交管部門在長安街東單、西單等四個路口“禁左令”鬆綁,有效分流王府井、金寶街、金融街和西單地區的交通流量,緩解二環路橋區的交通壓力。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措施,體現管制的靈活性,因地因時制宜。
治本還在於出行方式的轉變。據測算,北京市公交出行人均佔有的道路資源不足開私家車的1/30。但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僅為48%,與國內外主要城市還存在明顯差距,若能使10%的人改變出行方式,就能對緩解交通擁堵產生很大作用。英國倫敦採取征收擁堵費,而我國香港地區是以構建公共交通系統,改變人們出行方式。讓市民改變出行觀念,選擇更為綠色、環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出行,需要合理引導,也需要不斷提高公共交通軟硬件實力。倫敦、香港兩種方式一硬一軟,北京可以借鑒參考。
同時,還要提升民眾素養緩解“路怒症”的戾氣。現代都市人因為生活節奏快,加上購房貸款、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工作繁重等一系列因素,“壓力山大”,這種壓力得不到有效排解,過度積累的負能量就會引發焦慮,繼而導致情緒暴躁、沖動,一旦開車上路,就很容易得上“路怒症”。“路怒症”在醫學上很難定義為病症,但如果得不到及時調理,給社會造成的危害不亞於危險駕駛和正常疾病。
心病還要心藥醫。文化、心理疏導高效、實用、便捷,且成本低廉,除了加強交通文明教育之外,還可向傳統文化尋找一些借鑒,如禪宗文化認為生活本身就是一種修行。開車也是一種人生修煉,行車相互謙讓,不開“斗氣車”“英雄車”,不當“路怒族”。始終保持平和心境,萬事以平常心待之。駕車者良好的心態、觀念、行為習慣是交通文明的標志。治堵,“人和”因素至關重要。
北京治堵關鍵在於標本兼治,雙管齊下,在疏導完善城市功能、設計理念、管制措施、治理機制等方面形成合力,形成一種創新、綠色、共享的交通精細化管理機制,創建平安北京,必將實現筑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