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洋軍
28歲出任副縣長的劉亞萍,因在縣政府官網上公布的履歷不全身陷“履歷門”,連日來被網友持續“追問”。12月11日,這一事件有了最新進展,當日下午,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政府官方網站公布了該縣副縣長劉亞萍的完整履歷,確認其28歲時由榆林市編辦政秘科科長成為子洲縣副縣長,並於2011年到神木縣任職。(12月13日中國青年報)
28歲出任副縣長,本身不是太大的新聞。在提倡干部年輕化以及根據班子結構要求等特殊語境下,“破格提拔”往往可以對此作出很好地解釋說明。果不其然,對於劉亞萍22歲參加工作、6年后擔任縣政府副縣長一職是否符合規定,榆林市委組織部表示,是按照程序破格提拔。當然,如此年輕便出任副處職干部,劉亞萍絕非第一人。其他地方,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新聞發生。但是,筆者始終覺得,對於我黨執政“一線指揮部”的縣一級來說,讓一個僅僅擔任過某市直部門政秘科科長的年輕女子,擔當分管教育、文體、廣電、旅游、衛生、計生、食品藥品安全、價格管理等方面重要工作的副縣長,這樣的“破格提拔”,還是有點讓人匪夷所思。
眾所周知,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是有著嚴格的程序,並且有任職年限等方面要求的。通常,正科任職滿三年可以提為副處級別領導職務(副處長),滿四年可以提為副處級非領導職務(副調研員)。若連續三年考核為優秀可以提前一年。據了解,前文提及的這位引起網友質疑與關注的副縣長於2006年12月至2007年9月任榆林市編辦政秘科科長。筆者愚鈍,一個市直部門的科長最多也就是正科,然而這位在科長位置上不到一年,便被“破格提拔”為副縣長,實在有點“神奇”。確實,縣級領導班子換屆需要在年齡結構以及性別結構上達到優化組合,但是如果連起碼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規定與原則都不去遵循,還談何公開公平公正選人,還何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和滿意度。
曾幾何時,從上級部門“空降”、“下派”以及異地“挂職”成為了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還常常被冠上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避免權力尋租的“名頭”。但是,不得不承認,在現行的政治體制以及尚不健全的用人機制下,確實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搭上了這一升遷“快車”。“空降”、“下派”以及異地“挂職”並不是壞事,但是,有些被“空降”、“下派”或“挂職”的干部,不能很好地扎根基層、服務基層,而是將基層當作了個人“鍍金”、尋求更大升遷空間的“跳板”,要麼急功近利,要麼混上幾年,而對於那些長期扎根在基層、奉獻在基層的同志,隻能慨嘆“朝中無人”了。在作風建設進入新常態的今天,“破格提拔”如果能被繼續使用,也希望能將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層一線的同志,不要讓“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成為口頭上說說而已的“警示語”。
青年強則國強。我們當然不懷疑年輕同志的工作能力,也堅信組織人事部門是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原則的,並且前文提及的這位“28歲女副縣長”從2007年以來已經連續在兩個縣的副縣長崗位上干過,我們也充分相信其工作業績不會太差。但是,引起網友關注和質疑的倒不是其當時是如何被“破格提拔”的,而是其在當地政府網站上“寥寥數語、過於簡單”的任職履歷。在從上到下三令五申要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打造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的新形勢下,作為地方政府對外宣傳窗口以及聯系群眾的橋梁,居然連“領導之窗”都難以做到全面真實公開、及時滿意回應,就有點讓人想不通了,而且居然是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也存在公開信息不全、缺乏完整履歷的情況,正如網友質疑的,“領導的履歷是機密嗎”?誠然,網站信息更新不全面,回應群眾訴求不及時,作為網站主管單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地方黨委政府、某些黨政官員可能存在的不敢公開、不願公開以及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才是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真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形象難以樹立,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也將受到嚴重破壞。
得民心者得天下。群眾對黨和政府工作有意見、有質疑,並坦誠地提出來,是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如果我們害怕群眾提意見、談想法、找問題,對群眾的訴求不聞不問甚至盲目打壓,不僅挫傷的是群眾的感情,更會讓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受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也就難以落地生根,更不用說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為共圓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了。
相關專題 |
· 倪洋軍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