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天空浩瀚無垠,摘星攬月的那架天梯,從來留給那些勇於攀登的變革者﹔時代的江河驚濤拍岸,最美麗的那朵浪花,總是屬於那些中流擊水的弄潮兒。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上強調,全軍要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強烈的使命擔當,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堅決打贏改革這場攻堅戰,努力交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這是對全軍官兵發出的政治號令,也是全軍官兵必須承擔的時代重任。
改革強軍的責任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軍人肩上。面對維護我國核心利益和發展利益新挑戰,如何讓軍事力量成為保底手段?面對戰爭形態加速演變新趨勢,如何搶佔軍事戰略主動權?面對國家由大向強發展新形勢,如何為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重要支撐?面對軍隊使命任務拓展新要求,如何不辜負黨和人民重托?解決好這些重大時代課題,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歸根到底要靠改革。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近代以后,我國封建統治者夜郎自大,固步自封,錯失發展機遇,結果國家積貧積弱,軍事上逐漸落后,最后到了被動挨打的地步。從鴉片戰爭的硝煙,到甲午海戰的悲歌,再到八國聯軍侵華的屈辱,血的歷史教訓啟示我們:早改者早強,大改者大強,不改者必亡!世界新軍事革命為我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改革的“窗口期”稍縱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勢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錯過整整一個時代,而軍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百舸爭流,千帆競渡。每名官兵都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投身改革、參與改革,趕上潮流、趕上時代。
這輪改革涉及利益結構和利益關系深刻調整,有的可能調整崗位,有的可能發展受限,有的甚至可能脫下軍裝,產生一些想法是正常的,沒有思想活動是不可能的。但是,總得有人發揚風格,總得有人作出犧牲,改革之痛不可避免,這正是體現和檢驗革命軍人責任擔當之時。不能隻想改別人、不想改自己,隻想做加法、不想做減法,隻想換新鳥、不想騰舊籠。隻有把責任擔當扛在肩上,跳出一時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甘願以個體之失換整體之得,以局部之失換全局之得,以一時之失換長遠之得,改革才能順利推進。
隨著改革真刀真槍展開,將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甚至難以預料的矛盾、困難和問題。無論是做好干部調整分流和編余安置,還是組織好人員物資經費交接﹔無論是妥善處理軍地現實矛盾和歷史遺留問題,還是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無論是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還是防止發生重大事故案件,都需要主動出擊、敢抓敢干,不等不靠、不拖不躲,矛盾不上交、責任不推諉,把棘手的事辦妥,把難辦的事辦好,確保新舊體制轉換期間各項工作不鬆不斷不亂。
龍頭怎麼擺,龍尾怎麼甩。高層領率機關和高級干部要不斷強化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促改革、盡職責,以上率下,為全軍做好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