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從“楊震四知”看律己“惟慎”

劉磊杰

2015年11月16日15: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資治通鑒》有載,東漢名臣楊震一次路經昌邑,曾受楊震提拔的昌邑縣令王密半夜敲門,送他十斤黃金以謝提拔之恩:“夜裡沒人知道,你就收下吧。”楊震嚴肅地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誰說沒人知道!”態度堅決地把黃金退給了王密。“楊震四知”的故事啟示我們,“勝人者力,自勝者強”,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才能為政清廉,行之久遠。

慎獨。曾國藩《誡子書》中提到,“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可見,一個人越是在無人監督之時,越要嚴格要求自己,謹慎從事,不違德背理,才能完善自我,“慎獨心安”。黨員干部在“慎獨”上,更應將自身一言一行與黨的聲譽、形象聯系在一起,時刻檢點自己的行為,保持清醒頭腦,常修從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做老實人,不給黨和人民的事業抹黑,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台上台下一個樣、上班下班一個樣,八小時內外一個樣、有沒有監督一個樣。

慎微。“患生於所忽,矜發於細微”。從近幾年查處的違法違紀案件看,大多領導干部的“濕鞋”是從接受一次吃請、接受一點回扣、謀取一份私利開始的。“禍患常積於忽微”。小節上把持不住,就如“溫水煮青蛙”,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要牢記“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古訓,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警醒自己、鞭策自己,防微杜漸、警鐘常鳴,嚴防一念之差、一時糊涂,決不能以“不止我一個”來原諒自己,以“就隻這一次”來開脫自己,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隻有做到時時慎、事事慎,嚴到根、嚴到份,才能不栽跟頭。

慎友。古人雲,“與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雖融為水,其色愈污﹔與端方人處,如炭入熏爐,雖化為灰,其香不滅”。黨員干部朋友的好與壞,不單是個人小事私事,也是大事公事,既關系到自身的成長,也關系到單位的形象。因此,黨員干部在交友要注重人情之中有原則,交往當中有政治,慎交友、交好友,堅持做到“四交四不交”:交心底無私、仗義執言的諍友,不交甘言如飴、巧言令色的昵友﹔交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益友,不交利則相攘、患則相傾的賊友﹔交光明磊落、公道正派的善友,不交居心叵測、搬弄是非的惡友﹔交兩袖清風、一塵不染的廉友,不交見錢眼開、見利忘義的貪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