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新民晚報:“互聯網+”時代的民智治堵

文瀾

2015年10月14日08:47   來源:新民晚報

由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交通委主辦的2015“游族杯”上海開放數據創新應用大賽,共收到了505個交通解決方案。目前收到的交通解決方案已經決出“100強”進入復賽,11月中旬將評審出最佳方案,有望獲得風投並實際應用於緩解上海的交通難題。

交通擁堵是世界性難題,如何在大數據時代,對現有的交通數據進行綜合分析運用,讓成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替城市交通發展“出謀劃策”,匯聚起互聯網+時代的民意智慧,是擺在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今年8月,上海宣布首次開放十大領域、總容量達上千GB的交通大數據,面向全球征集改善城市交通、便利市民出行、創新商業模式的應用程序和解決方案。

利用互聯網發展的技術優勢,最大程度地發動民眾參與,通過“眾智成城”的方式破解交通難題,這是交通管理和交通服務的創新。從滴滴、優步給人們出行方式帶來的改變,從支付寶、淘寶給人們金融、消費理念帶來的變革,從微信、微博給人們獲取信息方式帶來的顛覆,可以看出,互聯網+時代的浪潮勢不可擋,人們不應該螳臂當車,試圖開歷史倒車,反而應當順勢而為,將改革作為前進的動力。

從上海首次開放交通大數據來看,數據提供方包括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環境保護局、上海市氣象局、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上海地鐵、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強生出租、浦東公交、新浪微博等。可以看出,此次開放的交通數據規模龐大、真實、准確、可靠,是名副其實的大數據“金礦”。

目前既有的治堵措施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行政手段,比如限行、拍牌等方式,減少車輛出行﹔另一種是通過經濟手段,比如在中心城區收取高額擁堵費,減少車輛進入。現實証明,這些治堵手段並不能完全緩解當下日益嚴重的擁堵態勢。而如果從互聯網思維出發,則更應注重對公眾出行時的交通行為數據的挖掘,分析人們的出行習慣和路徑選擇,通過精細化的分類和研究,引導不同群體的錯峰出行和路線選擇,最大程度地避免擁堵。此次初選過程中,就涌現出在高峰期對公交線路進行動態設計、出租車合乘、基於流量監測的公共交通浮動票價、軌交突發事件下的公交疏散策略等等方案。

“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兼聽則明”,這些古老的中國智慧,在互聯網時代得到了充分體現。治堵決策最應該匯聚民智,傾聽民聲,是時候改變以往那種“治堵前是少數人的決策,治堵后讓多數人評論”的模式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謝磊、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