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內蒙古日報評論員:強基固本工程 行久致遠的務實之舉

——四論“十個全覆蓋”繪就農村牧區新畫卷

2015年10月11日13:09   來源:內蒙古日報

原標題:強基固本工程:行久致遠的務實之舉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古語也有“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的名言警句。可見,無論什麼時候,“基礎”與“根本”的重要性無可替代。強基固本,方能行久致遠。

我區是農牧業大區,農牧業興則百業興,農牧業穩則全局穩,而“十個全覆蓋”工程樁樁件件都與農牧民和農村牧區有關,無疑是一項強基固本工程,對我區做好基層黨建工作、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十個全覆蓋”工程是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載體。這項工程既是培養和鍛煉黨員干部的“大平台”,也是考察和檢驗黨員干部的“大考場”。工程實施以來,全區廣大黨員干部主動作為、敢於作為、善於作為,他們坐在炕頭和群眾談心,蹲在田間了解群眾訴求,說群眾想聽的話,做群眾盼做的事,用自身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隨著工程的深入實施不斷加強。

“十個全覆蓋”工程是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有力舉措。民族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問題,解決好了少數民族群眾和地區的發展問題,就抓住了解決民族問題、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核心。“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以來,廣大農牧民經濟收入明顯增加、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極大豐富,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這無疑為全區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共同團結奠定了堅強的民意基礎。

“十個全覆蓋”工程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固本之策。無論做什麼工作,平安穩定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沒有了穩定,一切都是“空中樓閣”。“十個全覆蓋”是我區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重要舉措,不僅讓農村牧區和城市的差距縮小了,公共服務均等了,社會矛盾減少了,還讓農牧民安居樂業了,農村牧區和諧穩定了。而這些,將為我區建設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提供重要支撐。

“十個全覆蓋”工程是依靠群眾、服務群眾、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現實之舉。工程推進過程中,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把群眾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家門口、心坎上,體察民情、體味民苦,每一項工程的實施都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進行。同時,還不斷擴大群眾參與面,廣大群眾既是工程受益的主體,也成為工程建設和推進的主體,形成了黨員干部帶頭、群眾廣泛參與的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一棵樹,不可能一夜之間將根系深入大地﹔一間房,也不可能一夕之間就建起堅實的地基。“十個全覆蓋”這項強基固本的工程也一樣,一步到位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它需要全區廣大黨員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績觀來打基礎,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來抓落實,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為我區發展鑄就最堅實的根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