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瀾
在互聯網+的大潮下,就著智能手機平台的美酒瓜分代駕這塊蛋糕的公司越來越多,但此前傳統代駕行業存在的問題卻依然存在:出事故后理賠難、招聘司機把關不嚴、小公司業務不濟跑路……
在互聯網大潮席卷一切時,任何商業模式若想成功,似乎必須與互聯網沾邊,甚至有種把互聯網當成一個筐、什麼都往裡裝的趨勢,搬家、做菜、洗車、美甲、理發等線下服務性質的業務,也紛紛上線。
自從互聯網模式進入原有的交通市場,人們的出行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較之以往,人們的出行費用和便捷程度,分別得到了大幅縮減和有效提升,但在一片繁華過后,掀起互聯網商業模式的袍子,難免會發現幾隻看上去不那麼華麗的跳蚤。以這次被揭露的代駕亂象為例,問題就遠比人們想象的嚴重。
例如報道揭露,北京朝陽區發生的一起交通追尾事故中,代駕者本身竟也處於醉酒狀態﹔黑代駕公司“招聘”互聯網代駕司機,“不用考試,直接交錢就上崗”,代駕公司甚至連應聘者的駕照都不看……這些安全隱患,已存在於傳統的代駕行業,如今互聯網商業模式來了,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因為代駕規模的擴大、打著互聯網旗號建立的代駕公司魚龍混雜,隱患被無形中放大了數倍。
長久以來,汽車代駕行業一直缺乏相應的行業標准和機構來規范運營,處於無主管單位、無行業規范、無准入門檻的“三無”狀態,行業參與者基本隻靠自律。缺乏有效的行業監管,黑代駕火熱興起的背后,是乘客的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外,還出現了代駕公司欠薪跑路,或者要求司機繳納“信息服務費”、借機牟利的亂象。
其實,代駕行業本身是一個“多贏”行業,尤其是將互聯網思維納入其中之后,更是有效降低了酒駕違法的可能,也最大限度地發揮了駕駛員的人力資源優勢,創造出不少就業機會。這種模式,絕對是值得肯定的。但如何改變良莠不齊的代駕現狀,加強行業准入方面的監管,加大監督和處罰的力度,引導代駕行業正向成長,同時避免倒掉洗澡水時把孩子也倒掉,防止過度的行政限制,這些都是擺在監管者面前的待解難題。
據分析,中國的代駕日單量將可能達到500萬單,年市場規模超千億元,面對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除了行業自律之外,更需要加強必要的監管和規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已經組織相關專家起草了《代駕經營服務規范》,《規范》對代駕企業與代駕司機都列出了明確規范,包括代駕保險、培訓、上崗等多個方面。未來,類似的行業規范和相應的行業監管應進一步完善,以保証乘客的出行安全,讓代駕市場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