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水平
個別人的等待觀望,可能引發一群人的等待觀望。對黨和軍隊的事業而言,如果說腐敗是毒瘤,那麼等待觀望就是毒細胞。毒瘤一旦發現容易割掉,而毒細胞往往為害久遠,容易引發“癌變”
持續正風反腐的高壓態勢之下,“為官不易”“當官沒意思”等論調不時出現,一些黨員干部不但沒有舍我其誰的政治擔當,反而存在諸多等待觀望的心理。
——葉公好龍者有之。對改作風正風氣,曾經盼過,但改到自己頭上時很不情願,表態快、調門高,“堅決貫徹”“強勢推進”“不折不扣”等豪言壯語不少,但行動遲緩、落實不力。
——守株待兔者有之。感到現在一些制度正處在“破、改、立”的階段,軍隊調整改革又即將啟動,並不是干事的好時機,干工作有一搭沒一搭,動不動張口要政策、伸手要條件,等指示、等經費。
——掩耳盜鈴者有之。明明知道有問題也不主動揭蓋子,而是掖著藏著。比如,在各項清查清理整頓面前,寄希望於問題不被發現,矛盾激化前自己能晉升調離,不懂得“早改早主動,全改全解脫”。
——刻舟求劍者有之。工作已經進入新階段了,還沿襲舊思維、舊模式、舊做法。結果老問題還沒改清楚,新問題又不斷出現。
——吹毛求疵者有之。求全責備,使一些有個性、有棱角的拔尖人才難以脫穎而出﹔犯“紅眼病”,自己不想作為、不會作為,但見不得別人好。
出現諸如此類的等待觀望心理,原因不外乎三點。一是“怕”字作怪。有的過去確實干過違紀違規的事,擔心被查到,因而夾緊尾巴﹔有的擔心觸碰法紀“高壓線”,槍打“出頭鳥”,“隻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二是“私”字作祟。心裡想的不是黨的事業,而是個人的利益得失,遇到矛盾交、碰到困難躲,打太極、玩權謀﹔不是不作為,而是視情作為,看來頭、圖甜頭、求彩頭,上級強調的落實就快,對自己有利的下功夫就多。三是“慣”字作梗。抱著過去的“老皇歷”不放手,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沉醉於過去如何如何,當年怎樣怎樣,適應不了新形勢,滿足不了新要求。
這類現象雖然發生在少數黨員干部身上,但危害不可低估。其一,坐失機遇。機遇不是與生俱來的,如果我們不作為就會稍縱即逝,一些加快發展的機遇就是在等待觀望中悄悄流失的。其二,渙散人心。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黨員干部缺乏干事創業的動力和勇氣,就會失去群眾的擁護和信任。其三,敗壞黨風。個別人的等待觀望,可能引發一群人的等待觀望。對黨和軍隊的事業而言,如果說腐敗是毒瘤,那麼等待觀望就是毒細胞。毒瘤一旦發現容易割掉,而毒細胞往往為害久遠,容易引發“癌變”。
哲學家培根總結:“善於在做一件事的開端識別時機,這是一種極難得的智慧。”戰略機遇期不是靠坐等就會出現的,而是在最有利於發展的時期,用持續的奮斗和變革贏得的。無論從我國發展歷程看,還是從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歷程看,堅決破除等待觀望心理,認清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都是國家和軍隊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
當年,打開改革開放新局面的時候,面對各種徘徊觀望心態,鄧小平同志說:“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正是依靠這一股子氣和勁,中國共產黨人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想盡千方百計,勇闖險灘、勇攀高峰,創造了無數令世界矚目的奇跡。
強國興軍,要在得人。“用一賢人,則賢人畢至﹔用一小人,則小人齊趨。”選人用人始終是最大的導向。對那些不計個人得失,以黨的事業為重,默默無聞干工作的好干部,就是要按照習主席倡導的好干部標准大膽提拔使用。要鼓勵黨員干部敢想敢干、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隻要是一心為公、不謀私利,即便在實踐探索中出現一些失誤,也要為他們撐腰打氣、鼓勁加油。
習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指出:“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當前,我國正處在由大到強的關鍵階段,面臨的挑戰和考驗前所未有。強國興軍不能等也等不起,不能退也退不起。我們要堅決摒棄坐等觀望的心態、怕擔風險的惰性,用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頑強的意志、更加無畏的勇氣、更加大膽的探索,把強國興軍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解放軍報》2015年09月09日 06版)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