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解放軍報評論員:保持作風優勢,才能守住人心陣地

2015年08月14日09:58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保持作風優勢,才能守住人心陣地

作風的好壞,往往決定人心的向背。好作風凝聚人心,壞作風則渙散人心。為什麼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能夠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日益發展壯大?為什麼敵后抗日根據地會出現父送子當兵、妻送夫從軍的感人景象?很重要的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作風優良。

艱苦卓絕的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沒有外援、沒有供給,唯一的辦法是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唯一的依靠是人民群眾。就是這支“小米加步槍”的軍隊,人數越打越多,力量越打越強,根據地越打越大,在敵后戰場捷報頻傳。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擁有大批外援和更好武器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卻在正面戰場節節敗退,連連喪師失地。勝者因何,敗者何因?從根本上來說,前者因作風優良而贏得人心,后者因作風敗壞而喪失人心,“一個要人民,一個脫離人民”。

作風是決定人心向背的關鍵。老百姓認識和評判一個政黨、一支軍隊,最直觀、最有力的依據就是其作風。“日穿草鞋、夜打燈籠”的蘇區干部,喚起工農千百萬﹔“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嚴格錘煉,鍛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軍隊。毛主席曾嚴肅地告誡:共產黨人萬萬不能沾染官僚習氣。他說,我們要養成一種新的風氣:延安作風。簡陋的窯洞,打滿補丁的粗布衣裳,孕育的是一個民族的“興國之光”。艱苦朴素、廉潔奉公的“延安作風”,使共產黨的根、人民軍隊的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眾這片廣袤而深厚的土地上,使黨、軍隊和人民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煥發出巨大的力量。

作風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看似平常,卻與事業發展息息相關。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八項規定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痛打“老虎”“蒼蠅”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在作風建設新征程上,這一代共產黨人留下了閃亮的前行足跡,使作風優勢不斷鞏固,人心陣地不斷穩固。

面對意識形態領域尖銳復雜的斗爭,面對敵對勢力同我們打群眾爭奪戰、攻心戰,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時刻牢記“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作風失守是最嚴峻的危險”,不斷接受“延安作風”的洗禮,堅決打贏作風建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