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山西日報:紅色資源是個寶

2015年07月12日11:02   來源:山西日報

原標題:紅色資源是個寶

  山西紅色資源之豐富,的確令人嘆為觀止,這從《山西日報》本周的兩則報道就足以看出。一篇是《民間班子編撰10部抗戰圖書》,說聞喜集中編撰出版10部反映聞喜及河東軍民血戰日寇的專著,共計250萬字﹔另一篇是《20余位專家學者赴黎城考察抗戰遺址》,說那裡有多達上千處抗戰遺址留存至今。

  這是因為,聞喜是晉豫邊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稷王山革命根據地、中條山革命根據地的中心,當時的中共太岳三地委、三專署、第三軍分區司令部及其30多家機關單位都在那裡。黎城更是著名的抗戰老區,是太行抗日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金融、軍工、后勤、醫療和文化中心。

  其實,當年抗日烽火燃遍三晉大地,又何止是聞喜和黎城有這樣重要的地位和榮光?許多地方,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抗戰寫作素材,星羅棋布、豐富多樣的抗戰歷史遺存,同樣多的是。

  更主要的原因是:聞喜有一個以編撰“紅色傳記”聞名全省的“王長遠工作室”。王長遠是一名退休干部,堅持帶領一班人對河東地區抗日戰爭的人和事進行深入採訪、調查研究、筆耕不輟﹔黎城成立了八路軍文化研究會,實施了“紅色百村保護工程”,不辭勞苦,走遍了全縣方圓千裡的山川大地。

  無論著書立說,還是保護遺存,都是用鐵的事實,還原歷史真面目,回擊日本軍國主義復活和篡改歷史教科書的行徑,同時也為抗戰史料的搶救和完善、抗戰遺存的完整和豐富,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和其他歷史文化資源一樣,紅色資源同樣有其稀缺性和獨特性。從政治上看,紅色資源無不蘊涵著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夠資政育人﹔從經濟上看,不少紅色資源具有旅游開發價值,特別是在鄉村游、農家游越來越受到追捧的今天,更使地處偏僻的紅色資源走出深閨成為可能,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對山西而言,目前新的扶貧重點就包括旅游扶貧,正在大力弘揚的“三個文化”就包括紅色文化,特別是分散的紅色資源有許多是分布在貧困村,而那裡清新的空氣、質朴的民風、沒有污染的山水,正是許多游人的向往所在。同時,這也是保護鄉村文化、提升鄉村文明的應有之義。

  所以,紅色資源是個寶,就看能不能發現,會不會利用。一直以來,雖然已有不少紅色文化以物質形態得到呈現,但畢竟只是少數部分、重要部分,且大多分布在紀念館。有些地方盲目開發建設,乃至對“紅色資源”造成浪費和破壞,這都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