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解放軍報評論員:切實保持和增強群眾性

——四談認真學習習主席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2015年07月12日10:24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切實保持和增強群眾性

群眾性是群團組織的根本特點。離開了群眾性,群團組織就容易走向官僚化、空殼化。軍隊黨的群團工作要在凝聚官兵思想意志、促進中心任務完成上發揮作用,就要切實保持和增強群團組織的群眾性。

列寧說過:“隻靠共產黨員的雙手來建立共產主義社會,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共產黨員不過是滄海一粟,不過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而已。”群團組織也是一樣,開展工作和活動隻有以群眾為中心,讓青年官兵當主角,才能確保群團組織成為凝聚群眾的陣地。如果忽視官兵的主體地位,讓官兵當配角、當觀眾,群團組織覆蓋面就會越來越窄,聲音就會越來越小,威信就會越來越低,就等於削弱了做黨的群團工作的基礎,無法使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成為基層黨組織聯系群眾、開展工作的“左右手”,無法保証群團組織始終充滿活力、堅強有力。

長期以來,軍隊黨的群團組織扎根官兵、服務官兵,在組織動員廣大官兵始終聽黨話、跟黨走,奮力強軍興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也有少數群團組織和群團干部忽視群眾性要求,在組織建設、制度落實、活動內容方面存在脫離群眾的現象。有的軍人委員會組織活動不夠經常,“三大民主”作用發揮不夠充分﹔有的共青團組織制度落實不嚴,組織活動缺少“團味”“兵味”,聯系官兵缺少有效的形式和載體,甚至把“團日”搞成了“娛樂日”﹔還有的傾聽官兵呼聲不認真、不真誠,關注關心關愛官兵不周到、不細致,不能及時反映廣大官兵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團組織的形象和威信。

依靠群眾凝神聚力,脫離群眾分崩離析。保持和增強軍隊黨的群團組織的群眾性,必須建立健全聯系群眾的長效機制。群團組織干部不能坐在辦公室裡做工作,而是要身在基層、心融基層,人在連隊、情融連隊,堅持問政於兵、問需於兵、問計於兵,爭當黨的群眾工作的行家裡手。要以官兵喜聞樂見、便於參加的形式和方法開展工作,組織活動請官兵一起設計,部署任務請官兵一起參加,表彰先進請官兵一起評議。同時,要更多地把普通官兵中的優秀人才納入組織,增強廣泛性和代表性,讓廣大官兵從心底感到群團組織是自己的組織。

“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眾在我們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們在群眾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隻要群團組織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滿腔熱情做好服務官兵工作,設身處地為官兵排憂解難,就能把廣大官兵凝聚在黨的旗幟下,共同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而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