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於澤
昨天是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八周年,習近平等七常委前往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展覽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為主題,“七七”事變的抗日烽火,抗戰的苦難與輝煌,又浮現在國人眼前。
世界上有很多關於歷史紀念的名言,像“忘記歷史等於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都表明歷史作為一種人類經驗,具有教育與指示意義。其實70年來,二戰參與各國都在以各種形式紀念那場殘酷的戰爭,以期吸取歷史的教訓,祈禱和平。
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受害國之一,也是那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中流砥柱,舉辦紀念活動,牢記歷史,永遠不忘死難的同胞與血染疆場的抗日先烈。這場戰爭,曾經讓中華民族置身生死存亡的關口,歷史傷痛永遠埋在記憶深處,今日之紀念,無比鄭重和神聖。也正是這場戰爭,最終讓整個民族命運走向徹底的轉折,戰火紛飛之中,億萬同胞覺醒了,“我們是中國人”的聲音響徹神州,傳遍世界,各國印象中的華人不再是那個落后、挨打的形象,她站起來了,從那一刻起,民族、國家意識的凝聚也達到歷史高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萬眾一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70多年來,我們矢志邁向民族復興之路,我們的步伐越來越堅定。從時間來看,70多年並非太遙遠,今天還有歷史參與者健在,幾代人之間的血脈異常清晰,熱血還在沸騰。從情感來說,今天中國人邁向未來、走向世界之時,仍然受著這場戰爭記憶的鞭策,永遠忘不了的國難,凝聚為今天奮發向上的斗志。
重溫抗戰歷史,自惕與自勵。中國紀念抗戰,特別是在9月舉辦包括閱兵在內的一系列紀念活動,是國內大事件,也引起世界關注。其實中國鄭重紀念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目的始終在於推動和解,筑牢和平的更堅實基礎。中華民族胸懷“天下”,文化上念茲在茲者乃“和諧萬邦”。我們紀念抗戰,敲響警世之鐘,敦促反省與自省,期以構建萬世和平之基。
今天的紀念,仍然是喚起全體國民,牢記肩負的歷史使命與責任,不斷向前邁進。歷史啟迪現實,現實回應歷史,這正是一個具有數千年史官文化傳統的國家對待歷史的智慧。在對苦難歷史的關照中凝聚共識,將進一步推動中國之前進。中國歷史上不乏一盤散沙的時候,也不乏億兆一心的時期。正是抗日戰爭真正實現萬眾一心,最終實現了中華民族的“起來”。今天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非億兆一心不能畢其功。當我們回溫抗日的歷史,我們重新確認了我們的責任與使命,並把它化為繼續“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