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武
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10周年,媒體有許多回憶和緬懷文章,其中陳雲同志強調的“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的問題”“沒有好的黨風,改革是搞不好的”等關於黨的紀律建設方面的論述十分值得品讀,也令人警醒。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黨有黨紀。紀律是黨實現宏偉目標的有力保証,正如列寧強調的,無產階級政黨是工人階級有組織的部隊,有著嚴密的組織和統一的紀律,每個黨員都必須參加黨的組織,執行黨的決議,遵守黨的紀律。我們黨從原先隻有幾十名黨員的小黨,最終能夠領導中國革命成功,成為執政黨,與黨有著嚴明的紀律是密不可分的。同樣,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取得成就,領導改革開放功勛卓著,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是與黨有著嚴明的紀律密不可分的。
新形勢下,習主席十分重視黨的紀律建設,他在黨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明確要求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當前黨所肩負的使命任務更重,面臨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進一步嚴格黨的紀律,統一全黨意志,凝聚更大力量。反之,在紀律上出現鬆懈、鬆弛和鬆綁,那麼,不只是黨的自身建設將受到損害,黨的事業發展也必將遭到挫折。
不可否認的是,曾經一度,在少數黨組織和黨員中,出現了紀律鬆綁現象,在政治上,有的犯自由主義,不聽招呼、不守規矩,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更有甚者,表面上對黨忠心耿耿,背地裡卻是“亞忠誠”“偽忠誠”,聽信各種傳言,傳播各種小道消息,散發於黨有害的言論,不像一個黨員的樣子。在組織上,有的存在散漫主義行為,對組織制度不執行,對黨的決議不貫徹,將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個別人長期不過組織生活,有事不向組織交心,拉山頭、攏圈子,不把組織放在心上。在生活和作風上,有的利己主義嚴重,一事當前,先替個人打算,特別是面對黨中央和上級組織三令五申不得以權謀私、假公濟私和大吃大喝等紀律要求,有的人就是不執行,乃至出現“幾十個紅頭文件管不住一張嘴”的現象。諸如此類,都可以說紀律鬆綁導致的結果。它不僅嚴重損害黨的威信,也引發了黨對自身還能否經得住“四個危險”和“四種考驗”的憂慮。
形象地說,紀律就是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就是降妖伏魔的金鈴鐺。人的本性有兩面性,隻有受到法紀約束的時候,才能不斷弘揚優點,克服缺點。特別是領導干部,手中擁有一定的權力,有時候難以及時受到監督制約,這就很容易導致在紀律上自我鬆綁。而紀律一旦鬆綁,那就什麼事都有可能做出來。周永康、徐才厚等之所以墮落犯罪,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把紀律隻當成是約束別人的利器,而不作為制約自身的律條,肆無忌憚,任性妄為,結果這邊紀律鬆綁,那邊法律枷鎖加身。更重要的是,領導干部對部屬還有著示范作用,領導干部在紀律上鬆一尺,部屬就有可能鬆一丈。一個組織、一個執政黨如果就這麼無所敬畏、為所欲為,這個組織還成為其組織嗎?這個執政黨還有能力執政嗎?
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這既是歷史經驗,也是一種警示。它告訴每個黨員,黨的紀律是不可能鬆綁的,即使在某個時段某個領域抓得不緊,個別人渾水摸魚得了一點便宜,那遲早也是要還的,勿存僥幸心理。同時,也告訴各級組織的領導者,要像抓黨的各項重要工作那樣抓紀律建設,什麼時候都不鬆動、不鬆勁、不鬆綁,要戒尺常揮,警鐘長鳴,歷史的教訓常記取,不怕得罪人,不怕受威脅,堅持用鐵的紀律保証黨的事業順利發展。
(作者單位:武警賀州市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