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曉哲
整治違規婚戀網站,猶如拔毒草。在法治社會,絕對不允許這類破壞社會誠信和損壞良風正氣的違規問題存在
記者近日從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獲悉,“婚戀網站嚴重違規失信”專項整治工作開展3個月以來,已核查處置網民有效舉報線索一百余條,依法關閉128家嚴重違規失信婚戀網站(含網站婚戀頻道),並通過約談等方式責令20余家網站整改或停網整頓(5月18日光明網)。
違法違規婚戀網站給社會和公民個體造成的傷害往往是巨大的。近年來,公眾沒少聽說這樣的新聞:“小伙子上相親網站找女友花了7000多元還沒見上面”“男子在合肥一相親網站花費3萬元仍無女友”……事實上,大肆興起的相親婚戀網站不僅存在大量違規失信的問題,也成為一些不法分子借婚戀交友名義實施犯罪、騙取他人錢財的溫床。依法打擊和整治相親婚戀網站已經刻不容緩。
在此背景和公眾強烈呼吁之下,始於今年2月,至今已開展3個月的“婚戀網站嚴重違規失信”專項整治工作碩果累累,已依法關閉128家嚴重違規失信婚戀網站(含網站婚戀頻道)。違規婚戀網站的囂張氣焰已經得到遏止,公眾為之拍手稱快,曾經的受害人群為此深感欣慰。這一結果說明,國家有關方面的行動是極得人心的,也是下一步繼續深入開展整治的基礎。
整治違規婚戀網站,猶如拔毒草。在法治社會,絕對不允許這類破壞社會誠信和損壞良風正氣的違規問題長期存在。其一,整治類似的問題,要依法查處、絕不手軟。根據我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國家對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實行許可制度,對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實行備案制度,未取得許可或者未履行備案手續的,不得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因此,要採取法律手段把好入口關,對於違法違規私自開設的網站,要嚴格排查清理,從源頭上遏止問題發生。
其二,對於現有的合法網站,也要加強監管。針對網絡詐騙,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以及我國刑法中的詐騙罪等均可以對其進行規制。而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從民事層面規定了網絡運營商的侵權責任、用戶侵害他人隱私權民事責任。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網絡婚姻介紹不是“自由館”,更不能傳播不良信息、成為個別人漁獵的工具。隻有大力整治現在的婚戀網站毒草,才能避免產生更大的社會問題,以滌蕩歪風邪氣。
另一方面,婚戀網站中毒草的存在,恰恰說明正規婚戀網站在市場競爭、市場佔有和吸引消費群體方面尚有短板。因為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存在,一些正規網站對自己的經營缺乏信心,在違規經營上跟風、急功近利。其實,真正的市場和真正的消費者永遠不會信任非法和失信網站。婚戀網站的真正定位,應該是誠信、守法的,帶有服務社會的公共屬性。違法違規的經營行為終歸長久不了。
預防和遏止婚戀網站違法違規,不僅要在線上使勁,還要關注和解決線下的問題,形成良性互動的兩手抓局面。對於違法違規者的經營場所、租賃場地,同樣要納入監管,對於失信者和違法者要形成事后追究問責機制。婚戀網站市場,需要拔毒草,更要育新枝,政府有關方面既要公開處理違規者,也要公開表彰和宣揚守法者,要鼓勵經營者更多的誠信經營,鼓勵和引導網民和需求群體更多的誠信征婚、交友等。婚戀網站市場整體大環境越來越好,誠信者和守法者才能真正有市場,並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