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改革”是黨員干部應有的品格

趙霞

2015年05月07日10:3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5月5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十二次會議。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次會議除了按慣例審議通過了一些改革方案外,還特別強調要“引導大家爭當改革促進派”,在用人標准上釋放出明確信號“要把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來”。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車輪,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沒有改革開放,就更沒有中國的未來。尤其是,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面臨著諸多新的矛盾和挑戰,這就需要我們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的深化重點領域的改革,爭取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

其實,共產黨人自誕生之日起,就以改造世界為己任,因此,“改革”是共產黨員的重要品格,也是判斷黨員干部是否合格的基本標准之一。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之下,在“改革”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從黑暗走向了光明,現如今,我們正進行著一場新的改革,把貧窮落后的中國變為繁榮富強的中國。

然而,正如魯迅所言,“改革是向來沒有一路順風的”,但越是艱難,就越要去做,尤其是廣大領導干部要樹立“改革之任,人人有責”的思想,率先垂范,敢於沖破改革藩籬,爭做“改革促進派”“改革排頭兵”。改革固然重要,但我們也應清醒的認識到,“改革”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一批“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改革”干部。

黨員干部要“想改革”。鄧小平說過,“改革是硬道理”,但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這“硬道理”的推進離不開黨員干部對改革的認可。廣大黨員干部隻有明確了,改革是歷史的使命、時代的召喚、人民的期盼,才能站在對黨、對人民和對社會負責的高度,自覺地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大局上來,做改革的先行者。

黨員干部要“謀改革”。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們過得更好,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而這一切需要黨員干部認認真真的謀劃,扎扎實實的推進。中國的改革開放能有今日的成就,其關鍵在於落實,因此,黨員干部要自覺抵制“為官不為”的錯誤思想,身體力行,深入群眾,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改起,從問題最多的地方改起,讓“改革之花”在中華大地盛開,讓“改革之果”由全民共享。

黨員干部要“善改革”。過去的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的改革是“趟著深水過河”。新的改革環境和改革任務,需要新的舉措和辦法,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正確面對改革中的困難,認真學習,在改革中探索新路子,創造新方法。同時,改革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因此,在推進改革的進程中要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堅持相信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聽取民聲,匯集民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