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坤
天價校服固然價格離譜,但若是確屬實際需要也並非不可。但前提是,天價校服推出前應有充分科學的調研証明其合理性,並與學生及家長做好溝通和意見征詢
近日,東莞本地知名微博“東莞學生部落”發帖稱,“東莞外國語學校事先沒有告知校服的價錢,發了校服后才告訴同學們價錢。屬於先斬后奏,同學們看到這價格紛紛表示穿不起!”記者獲悉,該校本次發放的校服有12種不同季節的衣服,共有18件,費用需2180元(4月26日《廣州日報》)。
全套總價2180元,東莞外國語學校的天價校服價格之高,令人咋舌。然而,比天價校服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一事件中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流露出的長官意志,以及對民意的忽視。
首先,全套校服多達12件,如此繁復究竟有無必要。一般來說,校服分為冬裝夏裝足矣,何至於多達12件?如此多種類的校服,都能在日后得到充分利用,而不至於造成多余浪費嗎?諸多疑問都在指向12件校服的合理性。對此,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本應充分聽取學校、家長和學生們的意見,探討各類校服購置的必要性、合理性等。然而事實是,對於多達12件的校服究竟有何用途,有關部門未能給出明確答案,12件這一數量顯然超出了家長和學生的心理預期,也並不合乎人們常規認識中的校服數量,必然會引發輿論的紛紛質疑。
其二,針對校服質量水平的提升,是否經過論証及調查。校方聲稱校服價格高,是因為“質量比以前好一到兩倍”,且不說這一到兩倍的質量優勢,是如何量化得出的,單是未征得家長和學生的普遍同意,就擅自提升校服“質量”,增加學生經濟負擔,此舉便有欠妥當。在事實面前,校方及教育部門所謂的“多方論証”,看來似乎只是走走過場罷了。他們在提升質量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家長及學生們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心理價格預期,自作主張的漲價兼提升質量,出發點過於一廂情願,難怪隻能落得吃力不討好的結局。當然,在價格如此高昂的校服裡,可以容納足夠的利益空間,也可能教育部門及校方不會白白“吃力”,而是有利可圖。
第三,即便12件校服經過研討論証,確有存在的必要,質量提升也確屬實際需要,但其價格也應公開透明,事先告知學生。而東莞教育局及校方卻有意無意地隱瞞了校服的價格,等到學生們將校服穿在身上已不能“退貨”時,再報出高達2180元的離譜價格,頗有些強買強賣的意味,連基本的誠信都不存在了。
總之,天價校服固然價格離譜,但若是確屬實際需要也並非不可。但前提是,天價校服推出前應有充分科學的調研証明其合理性,並與學生及家長做好溝通和意見征詢,且其價格公開透明。然而,東莞外國語學校的天價校服在誕生過程中,既缺少科學性和必要性的相關論証,又沒有針對學生及家長進行意見征集,甚至還採用了先發放后報價的策略,怎能不引起爭議。事件中,我們看不到對學生及家長意見的採集與重視,校服價格及件數全憑長官意志的決定為准,決策如此忽視民意、脫離實際,這比天價校服本身更為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