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解放日報:貪腐出政績,算哪門子道理

施平

2015年04月02日08:15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貪腐出政績,算哪門子道理

原雲南省委副書記仇和落馬后,圍繞“仇和現象”的討論一直未停歇過。最近就有某學者大談“仇和模式”,並提出質問——“高壓反腐,平民官員何去何從?”細究一下,其中隱藏不少“陷阱”。

“平民官員”的說法,實在荒唐。眾所皆知,官與民,本就是個相對概念,既然是官員,又何談平民?莫非在官員中,還有平民和非平民之分嗎?牽強莫名的“平民官員”,被放到反腐的對立面上,更是咄咄怪談。說穿了,無非是老調重彈,刻意去劃分來自平民家庭的官員與“官二代”,想要從出身論上做點文章。其本質,還是重拾“腐敗出政績”觀點,進而得出高壓反腐導致官員們怠政、懶政的荒唐結論。

歷史與現實早有公論,“不論什麼人,不論其職務多高,隻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把那些“老虎蒼蠅”拉出來遛遛,就能發現,不管其背景如何、來頭是誰,隻有一個共同特征:貪官污吏。

出身與腐敗之間,絕無必然聯系。前一陣子,不少人熱議,為什麼貪官愛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是不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干部,就容易貪腐?這其實是一個雙重悖論。要說寒門難出貴子,那如何解釋當今干部隊伍中的大多數來自平民家庭﹔要說隻有貪腐才能出政績、往上走,那又如何解釋那些既廉且能的官員獲得重用呢?

隻見樹木,不見森林,這樣的思維方式難免荒謬。有些人隻看到仇和這樣的反面例子,卻忽視了大多數干部的努力奮斗。20年前,當時的中組部曾表彰100名全國優秀縣(市、區)委書記,以這批干部為樣本,其中16人已晉升到省部級,另有至少42人晉升到正廳級,而因嚴重違法、違紀鋃鐺入獄的有7人。難道,20年來這百名基層干部的經歷,可以用落馬的7個人來概括嗎?

牽強地把貪官所謂的政績拿出來說事,也隻能說明這樣的政績觀本身就是錯誤的。不惜違法亂紀的巨大政治成本和道德風險,也要當作政績,這是做給誰看,又是為了誰而做?也許短期內,人們難以分辨官員的目的性,然而時間一長,這樣的“政績”注定經不起考驗。功過本就不可相抵,何況靠違紀搞出來的“政績”,能算是功嗎?

居心不正的人往往會比較看重家庭背景,整天想著找一條終南捷徑。那些不甘心為“平民”者,也始終糾結於官與民的分野,腦子裡充滿了“官本主義”。“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要是哪個領導干部,在潛意識裡把平民和官員分得那麼清楚,那麼離危險也就不遠了。

“清則心境高雅,清則正氣充盈,清則百毒不侵,清則萬眾歸心。”事實証明,家庭背景可以是助力,但為官無德的話,更有可能是為后代挖坑。任他如何高官顯職,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子孫朝堂拱立、家有金山滿屋,終究不過是黃粱一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