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是什麼讓“婚喪喜慶”變了味

明陽

2015年03月18日16:5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據山西省紀委監察廳網站消息,近日,根據山西省委的安排部署,由省紀委監察廳牽頭負責,對領導干部頂風大操大辦婚喪喜慶等借機斂財問題開展專項整治。

自古以來,國人就講究人際交往,操辦婚喪等喜慶事宜,就是聯絡感情、維持關系的重要手段。本來,家有“婚喪喜慶”,邀請親朋好友,擺上幾桌酒,被邀請的人略備薄禮、送上祝福也無可厚非。但有的人,卻利用傳統習俗、堂而皇之搞不正之風,借機斂財、以禮代賄,讓“家事”變了味。

先說操辦者,有的黨員干部大操大辦、廣邀親朋,甚至連服務對象、管理對象也不放過﹔有的挖空心思,大肆操辦升學酒、祝壽酒、小孩滿月酒等各種私人慶典活動,名目之多,讓人應接不暇﹔有的化整為零,分批、分地宴請,每次規模都不大,可是總量卻不小……如此勞心勞力,借機斂財是本質。

而被邀請者,有真心的、有被迫的,還有上趕著參加的。這“上趕著”來的,本就在絞盡腦汁拉關系、走路子,一個納財有意,一個巴結有心,更是一拍即合,“小意思”送上,要麼是袒露無遺的“現打雷現下雨”,要麼是遮遮掩掩的“長線投資”,以圖厚報。

這種“以禮代賄”,讓私相授受、權錢交易披上了人情往來的魅惑外衣,送禮者理直氣壯,收禮者冠冕堂皇,看似打者願打,挨者願挨,其實剝開內裡一瞅,偌大一個“利”字呈現出來。古人雲,“賄隨權集。權在宦官,則賄亦在宦官﹔權在大臣,則賄亦在大臣。此權門之往鑒也。” 簡言之,賄賂圍繞權力進行,若非有權,斂財豈能如此輕鬆?

可問題來了,“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收了禮,就得回禮。“上趕著”送禮之人,也不是慈善家,但他們看上的不是官員“隨份子”那點毛毛雨,而是其運用職權,大開方便之門,以謀取高額“利潤”。這其中的道道就是,“我送錢、你辦事”。

說到底,“婚喪喜慶”中的正常人際交往,被借機斂財、以禮代賄徹底扭曲為賄賂、交易、權力尋租,收禮的、送禮的各取所需、皆大歡喜,可敗壞的是黨風政風和社會風尚,影響公共權力健康運行,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必須予以堅決制止。

根治變味的“婚喪喜慶”,則需要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執紀監督問責,治病樹、拔爛樹,讓那些在十八大后、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后依然故我、頂風違紀的付出代價。同時,對心存不軌,“圍獵”黨員干部的行賄人,依法懲治、堅決打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